客至杜甫的诗
客至
【作者】杜甫 【朝代】唐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译文: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朝河南府巩县(河南郑州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集为《杜工部集》,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相关内容
-
客至唐杜甫赏析
客至唐杜甫赏析,,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
-
《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一、导入: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诗中有两句传诵千古的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同学们知道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吗?(学生明确“落木”即“落叶”之意后)那杜甫为什么不用树叶、落叶,不说“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呢?“木”与“叶”有何区别呢?文学作品中,一个字精妙与否,足以决定作品是流光溢彩,还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们的古典诗词,用简短的几...
-
客至表现手法
客至表现手法,,客至 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首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颔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颈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尾联)对仗、互文其对仗颇具匠心,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上下两意,互文而足。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
-
客至原文
客至原文,,《客至》原文:客至【作者】杜甫 【朝代】唐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客至》译文:为崔明府的到访而感到高兴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离市太远晚餐中没有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与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
-
登高感情
登高感情,,《登高》中杜甫以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登高》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此诗语言精练,通篇对偶,一二句尚有句中对,充分显示了杜甫晚年对诗歌语言声律的把握运用已达圆通之境。原文如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
-
端午日赐衣古诗
端午日赐衣古诗,,端午日赐衣【作者】杜甫 【朝代】唐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译文:端午佳节,皇上赐予名贵的宫衣,恩宠有加。香罗衣是细葛纺成,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来自皇天,雨露滋润,正当酷暑,穿上它清凉无比。宫衣的长短均合心意,终身一世承载皇上的盛情。杜甫(712年2月12日 [1] ~770年),字子美,...
-
端午日赐衣翻译
端午日赐衣翻译,,端午节这天,杜甫收到了宫中给的官服,这套官服极其华丽(其实也不不怎么华丽,只是在杜甫眼里,这是一个平步青云的机会,是自己理想抱负得以施展的平台,所以内心喜悦,看着就“极其华丽”了。),杜甫在心中打量,只觉得这衣服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做(其实就是专门的衣官量身定做的),是不长不短,刚好合适。于是就心想:皇恩浩荡啊!连臣子衣服这样的小事情都安排得这么合适。我应该感念皇上的恩德,一定要...
-
杜甫在泗水边吟诵的诗句
杜甫在泗水边吟诵的诗句,,是那首经典的春望。那个时候长安已经沦陷了,山河国家破碎飘零,只有那些风景看起来是没有多大变化的,春天到来的时候人烟都十分稀少,原本热闹的长安城里面此刻确是草木茂盛,在这样战败的局面里面,杜甫开到了花的盛开而为此落泪,心里面的惆怅怨恨得不到缓解,哪怕是鸟儿鸣叫的声音都会另他心惊胆战,战火在那时候已经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家人之间互相报平安的书信更是难以投递进来,可以说一封家书...
-
杜甫诗三首中的意象
杜甫诗三首中的意象,,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摘要:杜甫诗歌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是与其诗歌意象生成的独特个性密不可分的。这具体表现在:首先是杜诗选择熔铸着深厚时代情绪的个性化意象,铸就了杜诗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其次杜诗具有意象密集组合特点,丰富了诗歌内蕴,克服了近体诗自身格律的局限,使其呈现出迥异于古诗的审美特征;再次杜诗新奇独特的意象构造方式,产生了陌生化的审美效应,增添了审美趣味。...
-
杜甫诗三首后面一篇课文是什么
杜甫诗三首后面一篇课文是什么,,杜甫诗三首后面一课文是燕子。1、《秋兴八首(其一)》唐代: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译文: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巫峡里面波浪滔天,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
-
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
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登高唐代: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意思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意思,,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意思是:看到你落笔,风跟雨都会为之感叹,看到你所写的诗,鬼神都会为之感动并且哭泣。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寄李太白二十韵》,是写给李白的,当时李白被放逐,杜甫特别想念李白,于是写了这首诗。杜甫跟李白属于唐朝时期很有名气的诗人,两个人的情谊也特别的深厚,李白因为永王的牵连而被放逐,杜甫对他特别思念,所以才写了这样的一首诗。从诗中可以看出李白狂放...
-
关于家的诗句
关于家的诗句,,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收兵。杜甫《月夜》今夜郛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环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除夜...
-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唐代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赏析此诗选自《杜工部集》,是杜甫公元767年(大历二年)秋在夔州时所写。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
-
客至翻译及赏析
客至翻译及赏析,,客至译文:草堂的南北绿水缭绕、春意荡漾,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不曾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浊酒招待。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赏析: 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
-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怎么写
繁星春水的读后感怎么写,,1、今天读了冰心的一本诗词名著:《繁星春水》,内容很生动、有趣。让我读后爱不释手,同时感到很奇妙,我最喜欢她写的:春天的早晨,怎样的可爱呢!2、融洽的风,飘扬的衣袖,静悄的心情。真美!在她的笔下把一切的事物,如繁星、春水写的是那样的美妙、生机勃勃。仿佛把人带入梦幻般的境界。3、还有我感觉到冰心对一些词的注重,如一些写母亲的一词句,更是感人,她把对母亲的深情深情地融入在她的...
-
得失寸草心的作者是谁
得失寸草心的作者是谁,,得失寸草心的作者是谁?应该是得失寸心知,其实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摘自《题偶》,原诗为: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翻译为:写诗歌和文章是千古之事,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其中的悲欢离合。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跟李白是齐名的,合称为“李杜”,他在中国诗歌文坛上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后人将其称之为“诗圣”。杜甫早年曾入庙堂当官,后来为了躲避战乱弃官,生...
-
登高古诗的写作背景
登高古诗的写作背景,,《登高》 杜甫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