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后感3000字

冒出读这本书的念头,是在“新冠”疫情期间想要了解“非典”,得知柴静是当年冒死深入非典一线采访的记者之一,所以买下了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记叙了柴静在央视的十年经历,个人的成长之路与那几年中国发生的大事件,既可以算上柴静的个人告白书,亦可看作中国社会变迁的备忘录。

柴静在这本书中,语言朴实、平淡、娓娓道来,似乎感叹号都用得很少,让人觉得真实、准确且充满理性。她于岁月的沉淀中,在与自我的对话中磨去了棱角,变得温顺、柔和、善良,但并不意味着她软弱和胆小。其实只有善良的人才有刚性,决定守护着真相决不退缩让步。

她相信这世上并没有绝对的黑白强弱,如果按这样两分世界就像一个立方体推倒它,另一面朝上,原状存在,就如“药家鑫”事件中,药家鑫将张妙撞倒不及时救助,反而因为担心受害人找麻烦用刀去刺她,从这一面看,约家鑫是一个十恶不赦的恶人。

童年乃至青少年是较压抑的,他的残酷举动仅仅是出于对父亲的惧怕,从某中意义上说,他其实也是一个家庭教育失败的受害者。

柴静似乎总是这样对世界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见解,带领着我们走向善恶背后的世界。

她是极大胆且勇敢的,采访的对象不分阶层、立场、社会地位,甚至是性取向,各式各样的人都采访,无论是妓女、吸毒者,亦或是当时被视作“性心理障碍”的同性恋者,她尊重每一个采访者,认真地倾听他们所说的话。尽管社会上的许多人,甚至是他们的家人都不关心他们的死活,对他们充满鄙视。

《看见》这个书名对于柴静本人而言,是她从一开始局限于精英视角而逐渐走入真实生活中去,看见并融入了她从前可望而不可理解的生活,看见或许并不能理解和接受他们,但至少是一个开始,至少怀着一颗平常心,不将他们妖魔化,就是一种进步。插上电热毯,开强档,偎床夜读柴静的《看见》,从冰凉看到滚烫。嘿嘿,我可不象小崔那么“傻”,“泡浴缸里看,从滚烫看至冰凉”。

开始是柴静写自己刚进央视的心路历程,开始很失败也很失落,后来经过一番努力、领悟,才慢慢一点一点地渐入佳境。看到这里我很想把女儿叫起来共读,叫她知道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成功者。柴静身上有股子拧劲,这和她清秀的小小的身量不大相符。她主持的节目我也看得不多,但我知道她与众不同的地方,她采访的多是边缘性、尖锐的、争议很大的人物和事件,语气平静理性但不失锐气,往往能一语中的,很深入深刻,直插人心,有很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这种人,如果在国外传媒界,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其实平日,我更喜欢看娱乐主播,明亮,鲜艳,妙语连珠,叫人捧腹。可是柴静叫我感觉敬重和敬畏。有一次她去采访曝光山西的污染事件,当地官员语带讥诮地问她,你是山西人吧,怎么不给山西做些好事?她答曰,“这就是。”很简短,有力,引人深思。2003年非典事件时,她和同事们不顾生死,置身一线,给全国人民带来很真实鲜活的报导,在现在这个和平年代,这也算是很英雄的行为了。

前阵子网上有一种说法,说在央视主持人当中,很多美女主持人都傍上大款,嫁进豪门,但是有一个女主持人至今没有在北京买房,这十多年一直住在原来租的房子里,是公认的央视最穷主持人,她就是柴静!甘于清贫的柴静,是繁华深处那朵盛开的雪莲......柴静是这样回应的,在感谢网友好意的同时,她表示溢美之词,不敢领受,“最近有条关于我是"央视最穷主持人"的传闻,很多人来问。好意我知道了,但请各位今后不必再提此事。我的职业身份是一个记者,与公众有关的部分只是我报道上的专业能力,在这个范围内欢迎任何讨论。但我的生活方式是我的个人隐私,我按我自己舒服的方式活着。这事跟能力和道德都没关系,没什么可自惭,也没什么可自得的,更谈不上"甘于清贫"。溢美之词,不敢领受。”而且她还表示,这么说对她的同事们不公平。这就是柴静,低调,平和,不炒作,落落大方,绝不媚俗。

看着她的书,我不由得想起了十多年前的自己,那个爱阅读爱自由爱憎分明的女孩子,虽然这跟柴静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但是这是读她书带来的感想,不得不说。那时候,每到春夏换季时,那个女孩子打开衣柜,数数自己历年积累的五条旧裙子,心中会微微一笑,很知足地想这个夏天足够对付了。可是到现在,纷繁的物欲,躁狂的时代,渐渐心智的迷失,也许某方面已成为自己先前十分厌恶的人。这样不好!虽然相对大部分人来说,我现在的生活还是足够的简单,单纯,但是能回到过去吗?不过,也没什么必要真回到过去,一个年龄阶段有一个年龄阶段的好,起码我现在不会过分敏感,妄自菲薄。我是快乐的,在很多时候,生活中只要你不太较真,善于发现,其实也有很多闪光之处。“认真你就输了,不认真你会活得更好。”这是一位治愈系御姐的醒世名言,品一品,很有道理的,当然也不是说要人太玩世不恭。

所以对于近日一位朋友老公的弃世事件,我感觉很是揪心与不解。和一位致力于心理学研究朋友的想法一样,现在,心理健康已不容忽视,因为这世界发展太快,光怪陆离,千奇百怪,现在社会的主要矛盾,早已不是当初我们上学时那个“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矛盾”了。

最后,做为“公认”的“娱乐版副版主”(办公室的公)(正位现在让位于严姐 ),我当然是要八卦一下柴静的感情生活。网传冯大作家近期为她离婚了, 虽说柴静方回应两人只是“红颜知己”和“蓝颜知己”的关系,她的一个朋友称不要试图去定性两人的关系,这样“太庸俗”。但我是十分的赞成他俩走一起的,凭柴静写的《杂种冯唐》,那个解剖之锋利,了解之深切,非多年老友不能写出。而且幸亏冯唐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他是医学博士,留过洋,现在好象是在体制内一个大型国企做高管, 这样也较配柴妹妹了。大凡纯粹的文人,特别是男性文人,都有股子酸腐之气,不是变态就很过敏,没一点清明刚正的男儿气,哪里配得上我们天仙似的柴妹妹呢。全世界的新闻人都有克朗凯特口中的“独立的迫切性”,于是点进去仔细看了看。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创报道》。其实每一篇报道都是记者的原创,但是我还是一直在想原创中要夹带多少来自记者的主观思想。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所了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对事件产生偏激情绪。“不偏不倚”是所有BBC新闻报道的标准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难。记者是以人出发去探求事件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就很难保证不会被当事人左右态度。柴静说看到贵溪翻坠水塘的校车中幸存的5岁的贝贝眼神中的创伤和委屈,不可能没有情绪,但想要认清现实,只能老老实实,从愤慨出发,向事实走去。

无论如何,应当把对事件判断的权利移交给大众,所以报道的时候,记者和所属媒体应该对报道的准确性负责。

因为追星,所以看过太多报纸和媒体为了噱头而做的不实报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标题党,如果明星追究则告上法庭或者媒体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选择置之不理,也更加恶化了这一现象。有时候大众就成为被媒体愚弄的对象,同样一个事情兜兜转转却发现不过是游戏一场,这种感觉让人恼怒。很多人不把娱乐新闻当做新闻看,可是既然叫做“新闻”,就是属于这个行业的,一些小事能够折射更多现状。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看见》让我对CCTV改变了很多固有的成见,做新闻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执拗,作为观众我们看不到他们幕后的挣扎和探索。

关注无数人真实的生活,用我们富有感情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发现,将完整事件铺陈在大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也许,这就是媒体最大程度上,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柴静的《看见》,让我看见,也让我对自己以前的观点有了很大的反思。书中,一章就是一个专题的采访。二十章,二十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是感动,也是沉重。这些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的标志性事件,也不是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面,他们只是那些留给了作者深刻印象的人。“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柴静这样说道。

书中有一张照片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柴静蹲在地上,为一个哭泣的男孩擦拭眼泪——那是双城时间中一个失去及姐姐的男孩。这个饱受非议的镜头让很多人怀疑她是不是“表演性主持”,甚至有人因此戏称她是“新闻戏剧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柴静表现的是最纯粹的真实,让很多不习惯真实的人感觉她不真实。这样的真实用冷漠的视角去看待,自然也就蒙上了矫揉造作的影子。之所以书中常有有这样的真情流露,因为她希望一本书是关于‘人’,而不是关于‘我’。

十年之间,从非典、汶川地震,到家庭暴力和药家鑫案,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作为讲故事的人,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