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归去是敦煌读后感1000字

用一生坚守莫高窟的樊锦诗先生的幼年其实和我们并未有什么不同,她没有从小对考古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没有早早地树立复兴敦煌文化的志向,她甚至曾经想要成为一名医生——就像儿时天马行空,在小学的作文课上写下自己的理想职业的我们一样。她跌跌撞撞地考入北大,凭着对历史简单的喜爱糊里糊涂地选择了自己其实并不了解的考古系,曾到敦煌实习却并不想在那里扎根,面对国家的分配,上级答应了几年后就调回来,她却一去就是一辈子。

被多元化的时代浪潮冲得晕头转向的青年时常羡慕那些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大家,心向往之,同时又疑惑丛生,他们怎么就能从茫茫沧海中精准地抓住那属于自己的一粟呢?我想,面对人生极大的不确定性,我们每个人都似一叶扁舟,难以在惊涛骇浪间掌握方向,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握紧手中的桨,每时每刻,不停歇地划着。就像在大学里精于学业,在敦煌担起责任的樊先生,人生有时或许就是需要“简单相信,傻傻坚持”的态度,对自己的每个选择负责,在任何阶段都不忘提升自己,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樊锦诗想不到自己的命运与敦煌会牵着一根冥冥注定的线,面对媒体的宣传,她从不吝于展示真实的自我,她坦白无数次放弃的想法,也正是这样真实的她才更加触动我们,让我们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了正确的认知。恶劣的环境,孱弱的体质,与家人长年分居,愧疚于没有尽好妻子和母亲的义务,她只是一个普通人,但抱着“在敦煌一天,就为它干一天事”的朴素想法,在每一个荆天棘地的路口,她都选择了留下。让她留下的不仅仅是自身的责任感,还有一种更深沉的感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与自信。一个文化赤子不能拒绝文化苦旅,不能坐视文化的凋零与衰弱。投身于一项工作,重要的并不是争一夺二,而是你是否为这项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心与灵魂,当支撑你的不仅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而还有时代的需要时,社会价值也会在你的身上迸发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