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的读后感

    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的读后感

    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的读后感,,今天,我读了《中国人的美德:仁义礼智信》这本书,使我感触很深。所谓“仁”指仁人、爱人、仁爱。作为古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在现代社会,我们把有道德的人称为“仁人”,把没有道德的人称为“无仁”。“仁爱”思想是五千年来中华民族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道德要求,这个要求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面,是不可取代的一部分。“义”指大 ...

    2024-01-03 0 知道
  • 登高堂

    登高堂

    登高堂,,意思是做官了《岳阳楼记》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源则忧其君《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10月17日)应至交好友岳州知州滕宗谅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揭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仁人之心,也表达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文章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 ...

    2023-12-27 0 知道
  • 岳阳楼记56段

    岳阳楼记56段

    岳阳楼记56段,,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翻译: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 ...

    2023-12-24 0 知道
  • 岳阳楼记第五段

    岳阳楼记第五段

    岳阳楼记第五段,,原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赏析: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作者在列举了悲喜两种情境后,笔调突然激扬,道出了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 ...

    2023-11-07 0 知道
  • 岳阳楼记800字作文

    岳阳楼记800字作文

    岳阳楼记800字作文,,《岳阳楼记》读后感圣人和我们凡人就是不一样。我若是面对“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景象,肯定会像“迁客骚人”一样情绪低落,面对“春和景明,皓月千里”的景象,则肯定会像他们一样心旷神怡。我无法跳出俗人心理,做不到异于“二者之为”,修炼不成“古仁人”。我又想,如果真有一位范仲淹先生所说的“古仁人”站在我身边,则何如?当我因浊浪排空而情绪低落时,他表情凝重。我问他:“您在想什么?”答 ...

    2023-11-03 0 知道
  • 岳阳楼记1,2段

    岳阳楼记1,2段

    岳阳楼记1,2段,,《岳阳楼记》 一,二段采取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情随景生,情景交融,有诗一般的意境。通过这两段的写景抒情作为铺垫,从而引出了后一段所写的超乎这两者之上的一种更高的理想境界,那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代的仁人做人的最高境界。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进亦忧,退亦忧”,表明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 ...

    2023-10-26 0 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