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来自山东省寿光市的网友"相英秀"提问:孩子为什么会自私。

参考答案: 宝宝到了4岁,才知道了“我的”这个词的真正意义,能够与“你的”区分开来。对于3岁以前的宝宝来说,过惯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要他与人分享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发展任务,因为宝宝要实现几个跨越,一是建立自我意识,二是去理解别人的需要,三是能延迟满足自己的需求,四是去自我中心。宝宝的自我意识在1岁左右发展起来,那个时候他基本能够独立行走了,逐渐明白了自我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从2岁开始就惊人地以自我为中心,但是要到3岁左右,幼儿的自我意识才发展到顶峰,他们不能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更不懂得体谅别人的感受。举个简单的例子。妈妈端来一个食品盒子,里面放满了妈妈喜欢吃的食品和宝宝平时喜欢吃的食品,当妈妈鼓励宝宝去为妈妈选择食品的时候,宝宝只能选择他爱吃的磨牙棒、酸奶什么的,而不会选择妈妈经常吃的话梅。宝宝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阶段。1~2岁的宝宝只想到自己,想不到别人的需求,所以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支配周围的人和事。他们强烈地保护自己的东西,是因为他们觉得那是“我的东西”,见了别人的东西也想要,是因为他们还不太清楚“你的”是什么意思。家长最好的做法就是顺其自然。即便他们的行为让妈妈很没面子,妈妈也要理解宝宝的心情,不要强行把宝宝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惹得宝宝不开心。因为你的宝宝还不懂把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还能还回来,他们觉得自己的玩具给别的宝宝玩了,自己就没有了,这样他才紧张的。既然“自私”是这个年龄段的宝宝特有的心理、行为特点,妈妈要尊重宝宝,不要强行把宝宝的物品分给其他小朋友。我们常见到有的妈妈为了给别的父母面子,就用“抠门”“自私”“小气”等字眼来教训宝宝。这种做法不但对改变宝宝的自私行为没有一点帮助,反而不利于宝宝形成正面的自我定位。宝宝是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阶段成长起来的,不经历充分体验“自我”的阶段,就到达不了接纳他人的阶段,更无法形成专注力和意志力;妈妈所期望的创造力、幸福感、独立性、意志无法也出现在宝宝的身上;长大以后,也无法对现实生活进行准确地把握,常常感到孤独、失助、消沉、绝望。每位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将来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那么暂时地接纳宝宝的“自私”,宝宝才能充分地发展自我。妈妈要相信宝宝,随着他们心智的不断成长、与外界交流的增强,在妈妈的教导下,宝宝不会是个“自私”的人。1.5~2岁,宝宝分享能力发展关键期2岁左右的宝宝,玩得更多的是平行游戏,他们喜欢自己玩自己的,像平行线没有交点,孩子在进入3岁后才逐渐学会简单的合作游戏,但这个时候,宝宝的自我意识达到了高峰,会因为被要求分享游戏材料而与别的宝宝发生冲突。这个时候,妈妈不用参与到中间去,也不要命令宝宝一定要怎么样,有了交往欲望的宝宝会逐渐懂得“忍痛割爱”,即使宝宝很难与同伴合作,妈妈也要等到宝宝品尝到这样做的后果后,回家侧面引导宝宝“把玩具分给小朋友一部分,大家才能开开心心地玩”,让孩子逐渐知道游戏是“在规定的限制范围内的自由活动”。这个阶段妈妈最容易犯的两个错误是:1.强迫宝宝分享当妈妈强行拿走宝宝手中的玩具给其他宝宝玩的时候,宝宝会对分享这件事更加反感,甚至会迁怒到“受益宝宝”,伺机报复,反倒不利于宝宝学习交往。2.大的应该让着小的妈妈不要因为自己的宝宝比别的宝宝大几个月、大1岁就对宝宝说:“你是姐姐,让着小弟弟小妹妹!”或“你是哥哥,让着小弟弟小妹妹!”这样做,会让宝宝怀疑父母的爱,他的心会因此受到伤害。而年龄小的宝宝在这样的宠爱中也学不会分享的技巧。宝宝有出去和小朋友玩耍的欲望的时候,妈妈可以提前告诉宝宝:“到了外边,不要自己抱住皮球不撒手,要大家一起玩。”“如果有小朋友送你东西,一定要说谢谢。”“你发现的好玩的东西,要喊别的宝宝一起来玩。”“上次,你和小朋友们一起搭建的房子都好。”这样,宝宝就懂得了见到小朋友要怎么做。2岁前的宝宝能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相互之间会出现模仿性或互补性交往行为,但他们虽然一起玩却互不干扰,熟悉以后会相互观察、模仿。2岁后的宝宝与同伴交往的回合越来越长,但主要是各自对物体的摆弄和拟作,他们是对玩具或其他物体感兴趣,而不是对同伴感兴趣,所以这个阶段还是以物体为中介的同伴交往关系。妈妈帮助宝宝对同伴产生兴趣,宝宝就会从在意物的自私行为中脱离,学着很在意自己的伙伴了。有的游戏宝宝一个人玩会很没意思,那么妈妈就给宝宝找个伴一起游戏吧!以下是最简便易行的两种方法。妈妈把家里的水壶灌满水,然后准备几个杯子,让宝宝往杯子里倒水,给小朋友喝,宝宝一定很感兴趣。当别的小朋友喝到宝宝倒的水后,一定很开心!宝宝也会因为给小朋友倒水喝而高兴!妈妈准备一件重物,当然是对宝宝来说比较费劲但又不存在危险的物体,比如,大纸箱、大布娃娃等。然后让宝宝和另外一名小朋友合作把物品抬到目的地,宝宝搬运的时候,要互相配合找到平衡,有时,还要经历几次掉下去的波折,不过,这样更能让孩子领会两个人的力量比一个人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