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ofo均拒绝合并 因“没有打到山穷水尽”?(2)

“没有打到山穷水尽”

12月9日在2017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金沙江创投朱啸虎表示,“任何一个企业合并都很复杂,有很多因素在里面,包括投资人、创业者、股东、用户,要平衡各种各样的声音,这里面很多的利益不是那么容易平衡的。没有打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合并)这是需要大智慧、大格局的,任何两个企业要合并的前提,就是这些股东有没有这样的智慧、有没有这样的格局。”

“没有打到山穷水尽”,这或许是摩拜和ofo团队反对合并的关键点。

从摩拜、ofo在7月份相继宣布完成E轮融资之后,双方就再也没有融资落地。与此同时,共享单车二三线公司迎来行业寒冬,倒闭、跑路、挪用押金成为行业关键词。

从今年6月悟空单车宣布倒闭开始,引爆了一场共享经济的倒闭潮,在共享单车第三梯队的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相继倒闭或停运;第二梯队的小蓝单车、小鸣单车、酷骑单车先后面临押金风波。

“当摩拜与ofo占据共享单车的头部之后,后面像小蓝单车等一些产品做得比较好的共享单车都融不到钱了,VC(风险投资)不敢投了。”一位长期关注共享经济的投资人向新京报记者表示。

倒下的共享单车们则将倒闭的原因归咎于行业的恶意竞争。酷骑单车原CEO高唯伟对记者表示,“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本来是好的,只是现在大家恶意竞争,把整个市场都弄坏了。”

现已离职的小鸣单车CEO陈宇莹同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其实是成立的,但行业太混乱,大家恶性竞争,很多时候是免租金,导致没有好的现金流,使得押金方面的问题很多。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11月,摩拜单车的总投放量已经超过800万辆,如果按照平均单价1000元的价格计算,其车辆制造、采购的成本就高达80亿元。这还不包括运营维护和海外推广的费用。

2017年11月,就在小蓝单车陷入“挪用”押金、运营困难的舆论漩涡时,多家媒体报道称,摩拜被曝资金链告急,挪用用户押金填补缺口。12月4日,摩拜CEO王晓峰接受采访时表示,摩拜押金肯定是合理合法合规地在操作,保证用户随时退押金。

摩拜ofo是否合并AT态度暧昧

新京报记者梳理ofo和摩拜融资历史发现,从2016年10月起,腾讯开始大举投资摩拜。同时,滴滴开始投资ofo。到了2017年4月,阿里蚂蚁金服开始跟进投资ofo。此外蚂蚁金服还在行业老三哈罗单车方面进行了布局。

12月4日,哈罗单车与永安行合并后的新公司宣布完成3.5亿美元的D1轮融资,投资方为蚂蚁金服、威马汽车、成为资本、富士达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业内普遍认为,此举将对共享单车行业造成深远影响。

12月5日,马化腾在朋友圈评论哈罗单车融资:“被当作支付推广工具了,可怜小股东”。一位摩拜系的投资人表示,哈罗单车基本接近被阿里控股了,这对哈罗单车的小股东很不利,没有话语权,缺少退出通道。

随后,马云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接受新京报采访表示,“我们做任何的兼并与合作,都要思考对行业是否有好处,不能为了行业垄断、为了赚钱去做这件事。”他认为,“当年高德地图要被灭掉,不行,微博要被微信灭掉,不行。必须保持整个生态健康,这是我要做的事情。所以我把高德地图从零开始,再把它拉起来。你说微博不行,阿里巴巴向微博连续输血三年,保持微博,不然全是微信,乱了套了。”

对此业内有观点认为,双方阵营都在暗自较劲,并在等待中孕育新的变化。就目前来看,摩拜、ofo和哈罗单车是仅剩的三个玩家。其中哈罗单车份额微小,两大玩家摩拜和ofo,谁都没有绝对实力压倒对方。

摩拜和ofo已经开始另外布局。9月,摩拜单车在APP中接入了打车服务,相继同首汽约车、嘀嗒拼车等网约车平台达成合作。11月,摩拜同新特电动汽车等达成了合作,意图染指共享汽车业务。9月,ofo对外透露将推出一款“智能助力车”,以面向3-10公里出行市场。

烧钱仍将继续。对此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倪正东表示:“我估计今年是共享经济的倒数第二年,明年是最后一年,预计到2020年,大家也不会有太多的资金投到共享经济里面去了。最后成功的可能就那么几个,死掉的会特别特别多,都是陪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