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适当吃肉有益养生 几种肉食千万别错过

大家都知道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各种应季蔬菜和水果上市,美味营养,大家可以多吃点,有助于身体健康和养生减肥。但是很多人只知道多吃蔬果对身体好,那么对于肉呢?秋天养生的话一点肉都不能吃吗?其实不是的,秋季适当吃肉是非常有助于养生的,而且还能保证身体营养均衡。那秋季吃什么肉更养生呢?

秋季吃什么肉好?

1.鸭肉

秋季吃什么肉?首选是鸭肉!鸭子富含营养,不仅享有“京师美馔,莫妙于鸭”、“无鸭不成席”之美誉,同时也为祖国医学所称道:“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尤其当年新鸭养到秋季,肉质壮嫩肥美,营养丰富,能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鸭肉性寒凉,特别适合体热上火者食用,所以秋季食疗首选鸭。

夏秋的燥热季节非常适合吃鸭。相比之下,猪牛羊等其他肉类就稍逊一筹。鸭肉的脂肪更健康。鸭肉富含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其脂肪酸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和低碳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

2.鸡肉

这里说的鸡肉,是指去皮的鸡肉,因为鸡的脂肪几乎都在鸡皮。每100克去皮鸡肉中含有24克蛋白质,却只有0.7克脂肪。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症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鸡肉的营养价值很高,民间有“济世良药”的美称。“逢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的谚语。是说秋冬季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需求较多,经常吃鸡进行滋补,不仅能更有效地抵御寒冷,而且可以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编提醒,秋季适宜经常食用乌鸡,可抵抗秋燥。乌鸡自古以来都是营养价值非常高的滋补品,被称作“名贵食疗珍禽”。中医认为,乌鸡性平、味甘,具有滋阴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止泻等作用。食用乌鸡,可提高生理机能、延缓衰老、强筋健骨、对防治骨质疏松、佝偻病、妇女缺铁性贫血症等有明显功效。

3.羊肉

羊肉有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之功效,对气喘、气管炎、肺病及虚寒的病人相当有益。还能益肾壮阳,补虚抗寒,强健身体,是秋令的滋养食疗珍品。贴秋膘更佳的食物莫过于羊肉,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吃羊肉,一方面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热量,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帮助胃消化;另一方面由于其营养丰富,对于治疗一些虚寒病症有很大的裨益。但需注意的是,羊肉毕竟性偏温热,并非人人皆宜。阴虚火旺、咳嗽痰多、消化不良、关节炎、湿疹及发热者应忌食。

4.鱼肉

鱼类产品所含有的蛋白质是猪肉的2倍,而且非常容易被人体所吸收,其吸收利用率高,属于优质的蛋白。另外,鱼肉中脂肪含量低,不会造成人体摄取热量过多的问题,同时脂肪中的脂肪酸有降糖、保护心脏、防癌的作用。鱼肉中还含有维生素D、钙质、磷等营养物质,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症。女性每天摄取一定量的鱼肉,还有提高受孕率的功效。孕妇多吃鱼肉,对胎儿宝宝智力发育有一定的好处。

鱼的种类有很多,下面列举秋天适宜吃的五种鱼。草鱼是非常普遍常见的鱼类,是温中补虚之良品。而带鱼有暖胃补虚、泽肤祛风、杀虫、补五脏的功效。鲢鱼是温中补气养生食品。黑鱼有补脾利水、去瘀生新、清热祛风、补肝益肾等功效。墨鱼有滋肝肾、补气血、清胃去热、养血、明目通经、安胎、止血、催乳等功效。鲤鱼有健脾开胃、利尿消肿、止咳平喘、安胎通乳、清热解毒等功效。

秋季饮食的禁忌有哪些?

1、忌精神紧张: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直接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粘膜保护层受损,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溃疡。

2、忌过度疲劳: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如果疲劳过度,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现代人无所不吃,胃却没有因此变得强大,反而越来越脆弱。许多人喜欢在晚上呼朋唤友,相约吃夜宵,犒劳自己疲惫的身体。殊不知,这可不是个补营养的好时候,“吃得越好,胃越遭罪”。

3、忌酗酒无度:酒精本身可直接损害胃粘膜,酒精还能引起肝硬化和慢性胰腺炎,反过来加重胃的损伤。

4、忌嗜烟成癖:吸烟可促使胃粘膜血管收缩,减少胃粘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这是一种粘膜保护因子。吸烟还能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粘膜的破坏。

其实不管你是需要养生还是减肥,肉食都是少不了的,不是让我们多吃肉,而是可以经常适量吃肉,不要一次性吃太多,这样的话搭配蔬菜、水果、谷物等一起食用才能补充身体足够的营养,保证营养均衡。所以像以上几种都是非常适合秋季食用的肉食,大家可以适量吃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