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的启蒙师傅是谁 和郭德纲翻脸的徒弟是谁

网友提问:

郭德纲的相声启蒙师父到底是谁,为什么有人说他“欺师灭祖”?

优质回答:

郭德纲如今是中国相声界泰山北斗式的人物,相声界的旗手,老一辈相声大师们经常称郭德纲为相声界的奇才,因为郭德纲让相声又活了过来,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师父究竟谁?一直饱受争议,教郭德纲的师父至少有4位,如侯耀文、金文声、杨志刚、常宝丰等,那么谁是他的启蒙师父呢?

郭德纲最为尊敬的师父要数侯耀文,侯耀文逝世后其灵位一直摆放在德云社后台,且香火不断,但是侯耀文并不是第一位相声启蒙师父。另一位师父评书门的金文声,郭德纲也是非常孝敬的,金文声日子过得清苦,郭德纲拜师时给了一张银行卡,金文声不但没有收下,反而认为曲艺风气坏了,金文声虽然是郭德纲的师父,但并没有学到相声技艺,学的是曲艺。

有人说郭德纲欺师灭祖,指的是郭德纲的师父杨志刚,据说郭德纲最早跟杨志刚学的相声,大家都知道郭德纲是杨志刚的徒弟,但是随着郭德纲拜侯耀文为师父后,慢慢淡化了师徒关系,两人发生过法律纠纷,因此有点水火不容,杨提到郭会咬牙切齿,指责郭不懂得感恩,指责侯耀文并没有教过他。杨志刚的确郭德纲的第一位相声师父,但是郭的启蒙师父是另有其人一一常宝丰。

郭德纲9岁时特别喜欢曲艺,于是父亲托朋友找高庆海学评书,但是郭德纲认为评书不如相声气氛浓,想学相声,于是常宝丰成了郭德纲的相声启蒙师父,郭德纲自小功底不错,在常宝丰师父指导下,很快就学会了相声技艺,也为以后学习相声打下了基础。

其他网友回答

相声开蒙的应该是常宝丰,不能叫师父,杨志刚是老师而非师父,因为杨志刚自己不承认这个徒弟,欺师灭祖应该谈不上,还有好多老艺术家或者老先生点拨过他,也都不能称为师父,明确拜了的应该只要相声门的侯耀文、西河大鼓门的金文声、戏曲师傅赵麟童(大师仙逝,应该是补拜,生前同意了的,师兄弟也认可了的)

其他网友回答

郭德纲有好几位老师,但郭却从未拜在他们门下(包括教过他相声的杨志刚,几乎直接拒绝了郭的请求,甚至对外宣称郭德纲也算也不算他的徒弟)。候耀文确实没教过郭德纲,就像一个习武者一样候耀文没教过郭德纲武术,但却打通了任督二脉。郭德纲什么都俱备了,缺的是行业里的一个名份。候耀文慧眼识珠,把一个谁都不看好的郭德纲生生推了出来。不仅收为弟子,还为他建立了行业里的人脉关系。郭德纲以前在学艺时,就像一个四处乞讨的乞丐,东求一口,西求一口的活了下来。郭德纲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存活着。不凡的经历必定成功的捷径。辛酸,无奈,绝望,羞辱丰富了他的生活阅历。勤奋,刻苦成就了他日后成功的沃土。关键时刻,候耀文的出现成全了一段恩师孝徒的佳说。郭德纲成功是必然的。候耀文定位郭德纲的恩师自然也名正言顺了。

其他网友回答

从你的提问就能看出,你对相声门儿的规矩并不了解。所以在说郭德纲的事儿之前,应该先明确一点,启蒙的叫“老师”,不叫“师父”,只有正式“摆支拜师”的才叫“师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矩?原因在于相声这门儿艺术的特点,也在于中国“尊师重道”的古老传统。

过去有一句老话儿:“相声演员的肚,是杂货铺”。相声表演的特点,要求相声演员必须要多才多艺。所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相声演员,就不能只抱定一位“师父”,他必须要博采众长,向不同的人学习技艺。而中国又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如果把这些教过他的都当“师父”孝敬,那累死也做不到啊!所以,最后形成的规矩就是,把“师父”和“老师”严格区分开来,只有正式摆支拜师的才是“师父”。

现在再说说郭德纲,老郭其实本不是学的相声,他在1979年跟随高祥凯学习的是评书,但是他只有七岁。而他正式学习相声,是在1981年,相声门儿的开蒙老师是常家的九爷常宝丰。

1989年,十七岁的郭德纲进入天津市红桥区文化馆工作,并跟随时任文化馆馆长的杨志刚和同在文化馆工作的靳金来学习相声。当时郭有了拜师杨的想法,且杨志刚也口头承诺收徒,只是没有正式拜师。后来不知什么原因,二人反目,杨志刚以虚报票据套取公款为由,把老郭送进了公安局,而郭德纲也反指杨贪污公款。这事儿最后怎么解决的,外人无从得知。

后来由于杨志刚从中作梗,再加上郭德纲当时的相声水平也并不强,在天津相声圈子实在混不下去了。在文化馆的另一位老师靳金来的指点下,老郭决定到北京去闯一闯。这才有了后来的“三闯北京城”。所以郭德纲一直念着靳金来的恩情,在成名之后回天津寻找靳金来希望给予回报,可惜靳老已经去世,老郭就把靳金来的孙子收入门下,就是如今德云社的“靳鹤岚”。

在这之后,郭德纲不断向各位名家请教,少马爷马志明、评书大师单田芳、金文声、赵麟童等等,教过他的老师不计其数,而老郭的能耐也稳步提升。直到老郭遇上侯耀文,才正式拜师,也算是有了名分!

郭德纲“欺师灭祖”的说法,应该是出自杨志刚之口,或者是某些恨郭德纲的同行拿杨志刚说事儿。至于这种说法对不对,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其他网友回答

不知道相声界咋分的。原来我学武术的时候,一块学的五十多个,师傅有我们师兄弟十一个徒弟,剩下的都是学生,徒弟们是磕头拜师拜师爷拜关老爷拿拜师帖的,学生们不用,学生们喊老师,徒弟们喊师傅,徒弟们七点到场师傅教,学生们8点到场徒弟们带着练。我觉得按行规正式走程序的才能叫师傅,这个存在欺师灭祖之说,其它的称老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