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 元嘉草草 元嘉草草的典故表达了什么

网友提问:

辛弃疾说的元嘉草草究竟是何含义?它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

优质回答:

辛弃疾的元嘉草草是何含意,它的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故事?一一一一一一这句词全句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羸得仑皇北顾”。”元嘉″是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封″是积土堆山,用以祭天。”狼居胥″是山名,在内蒙古境内。又名狼山。《史记、霍去病传》中,霍去病曾率兵深入凶奴地区,大败凶奴,封狼居胥。《宋书.王玄谟传》”玄谟每陈北侵之策,上谓殷景仁曰`闻玄谟陈说,使人有封狼居胥意'″。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命王玄谟北伐大败而归。”草草″轻率之意。作者用这两个一胜一败的典故,指责”隆兴北伐″仑促、轻率。很可能是后一个典故的给果。一一这首词作于开禧元年,朝庭为了维护统治地位,借以北伐树立威信,启用了闲置多年一贯主张抗战的辛弃疾。尽管辛弃疾了解这种情况,为了有机会实现他北伐抗战,收复失地的理想,担任了面临前线的镇江知府。辛弃疾认为北伐前应该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取得胜利。当时执政的韩侂胄为了立功,没有採纳接爱辛弃疾的意见,贸然进功,结果大败而归。朝庭以杀韩侂胄为条件,向金求和。辛弃疾也被解职回乡。所以作者感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其他网友回答

元嘉草草: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

先看原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其中:

词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两个典故连用,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元嘉草草: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

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

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魏世祖拓跋焘亲率六十万大军举兵南下,先后攻破了悬瓠(今河南汝南)、项城(今河南项城)越过黄河直逼瓜步(今江苏六合东南。)

刘宋大为震惊,实施内外戒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但战事不利。不久北魏军队便又一举击破了南兖、徐、北兖、豫、青、冀六州,杀掠不计其数。

刘宋军队败得如此惨烈,刘义隆难辞其咎。刘义隆每次命将出师,都是交给他们一份已经拟定好的作战计划。甚至交战的时候,也得等待他的命令。

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刘宋军队的将领不能根据实际战况作出决定,反倒囿于刘义隆的遥控。战争所需的时机性和灵活性都没有了,吃败仗完全是意料之中。打胜仗才是出乎意料呢。

也难怪辛弃疾略带有嘲讽意味的说了一句“元嘉草草,封郞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可想而知,刘义隆是多么的狼狈。在此之后,刘义隆曾趁拓跋嗣去世,又北伐过一次,也和前两次一样,草草收场。

自此之后刘宋王朝也就由兴盛逐渐走向衰败,元嘉之治的辉煌,日渐黯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