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阿宝说种》栏目,我是阿宝。公益林是指对生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并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的林地。公益林是为了国家和社会利益而实施强制性、长期性和公益性建设的林种,主要用于保障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社会稳定,是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目前,我国公益林面积达4.6亿亩,占国土面积20%左右。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公益林如何种植吧。

一、选择良种

公益林树种多,因其特性不同,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也不同。如乔木类树种造林成活率较高,可以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灌木类苗木成活率较低,一般为40%-50%,如速生阔叶林就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因此,选择良种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并增加收益的重要环节。如对低产阔叶树,可采取中耕除草或灌水、喷施叶面肥、中耕除草等方法进行除草;对成熟期较长、生长健壮的阔叶树种可适当减少土壤水分含量和有机质含量;对生长缓慢、速生、特效树可采取疏花疏果或套种等方法改良其生长环境;对已生长为速生大规格林木可采取高杆采伐等措施以提高其生长速度和产量。对于低产林必须采用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和抚育管理,才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产效率。一般林每亩需种苗5~10株(亩),灌木树种宜2~3亩或5亩左右。并选择具有优良基因、分枝多、枝密、树冠开张、通风透光良好的苗木作为造林树种。选择在适宜地点、地段选择胸径3厘米以上的单株树作为一年生幼林或早熟林种苗。树种必须具有抗旱、耐瘠薄等特性且对土壤适应性强。在造林时要注意选种时必须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一定的抗逆性。只有品种好才能够达到提高造林成活率和生长速度的目的;在苗木种植前应先进行选种,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根据树种的不同进行造林、除草、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行为。’而不同地区对于良种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公益林必须经过国家森林树种鉴定后方可种植;良种不适宜种植在非水源涵养区、农田防护林及其他生态公益林中;生态脆弱和水土流失严重区和重点防护林;生态区位重要、生态系统脆弱地区或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或生态环境脆弱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内和地质构造特殊

一、选择良种

二、整地整地

公益林种植前,应根据当地生态环境、地理条件、林分类型、生长习性、树种特点等,选择适合种植公益林植物生长、林分生长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块,进行施肥翻耕、翻土、施药、深翻,施足基肥,深度宜为20厘米左右。一般要求耕作深度达30厘米,但也可不耕或少耕。可采用松土机、人工或机械等耕作方法。林地要采用平整地方法。耕地方法,宜深不宜浅。种植前可适当深翻土地,使土壤疏松、透气以利于苗木根系呼吸及对土壤中养分的吸收和保持土壤水分而供根系生长用。另外土壤要有一定肥力,不能板结。同时可结合灌水、抗旱工作在雨季前进行耕翻整地深翻30~40厘米以上,耕翻前还要将土耙细并施入有机肥,促进土壤疏松,便于排涝与肥力的发挥。

二、整地整地

三、种子处理

种子的挑选要看它是否具有商品价值。公益林属于阔叶林,为了提高种子出苗率、发芽势,必须要做好种子处理。一般选在秋季,将成熟、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种子可以发芽需要3-4个月。在种子成熟前,最好是将种子进行处理,将它晒干。这样子就可以减少病菌对种子产生伤害,提高发芽率。种子的处理方法如下:将种子放入60℃—70℃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并搅拌3-5分钟后,捞出,晾干,用湿布将表面涂抹一层薄土,将种子放在湿沙中充分湿润(最好是在25℃下)之后轻轻拍打两次,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轻轻拍打使其表面平整而又不伤种子面;接着进行第2次处理——将种子在50℃下曝气5分钟后再翻一次,至没有灰尘即可播种使用(注意不要将种子溅出)。~!????????????????????????????????!(注:以上都是错误做法)、要把种子全部浸泡后再进行播种处理方法有:把晾晒到10-15天,然后用70° C烘烤到有水分蒸发掉即可备用;也可以采用温水浸泡也可以用纱布包裹种子来育苗和出苗(不加药物)都不影响生长,只是不能太高了。一定要保持土壤湿润即可;水分蒸发过快时就可以进行播种了。以上就是关于公益林的种植技术相关知识的介绍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哦!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评论、收藏或者转发给更多朋友哦!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如果想知道在哪了解林农种植技术的话,那就继续往下看吧~!好了,今天的《阿宝说种》就到这里结束了。”我是阿宝说种”栏目组将为您带来种植技术和林业知识解读~!.~…..干货知识~欢迎各位朋友收看哦!

四、田间管理

在种植之前,应将杂草和土壤进行清理,保持土壤疏松,有利于幼林健壮生长。根据森林现状,适时进行松土除草,松土保墒,促进根系生长以及林内环境湿润。施肥,根据苗木生长特点,可在生长季节进行施肥。幼苗生长时浇水,干旱季节适当干旱时浇小水。在干旱季节,及时进行浇水。浇水应注意避免雨水浸泡。苗木根系发达,对土壤水分敏感,需及时灌溉并加强养护(如灌水)。干旱季节及时中耕松土。在生长季节内需有雨水出现或多或少时,适当浇水或浇小水。..确保苗木生长健壮。幼林要适时进行抚育管理,生长期间除杂草要用除草剂进行喷洒或进行割除树冠外的除草除枝(除草)工作。

四、田间管理

五、及时进行灌溉与施肥

根据森林类型、树种和土壤肥力状况,可采取“以水定肥”的方法来施肥。一般以氮、磷、钾、硼、锌、铁、锰、钼、镁等元素含量较高(0.3%-0.5%)的磷肥为主,结合中耕除草追肥,磷钾肥结合施肥。在林冠滴灌基础上逐渐增加灌溉次数,直至喷灌、沟灌均可,在雨季停止灌水并及时排水。采用自然降水。土壤墒情好时灌溉、淋水。若遇大雨、旱情应及时处理。雨季排水不畅,有积水时,应采用排水沟引水等措施疏通或深挖排水沟;雨季暴雨时要及时排涝灌溉。在灌区采取沟灌、垄灌或沟引结合方式排水;沟灌、坑喷不能满足排水要求的水源地要修建蓄水设施以保证水源供给;当暴雨降雪时,应该做好蓄水工作;及时对灌渠进行清淤和清理工作。在灌溉过程中,有必要及时灌水和施肥工作,这是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基础。

五、及时进行灌溉与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