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是什么舞种
1.现代舞是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舞蹈流派,与古典芭蕾相对。
2.现代舞比较早叫“自由舞”,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四肢,让自己的灵魂飞翔,按照自己的个性和意愿跳舞,不拘泥于传统的程式化动作和表情。
3.专注于表达人的真实生活,自由表达人的真实感受。
相关内容
-
诗词五首行路难(其一)
诗词五首行路难(其一),, 李白的一生,既有过春风得意之际,也有过失意愁闷之时,但即使失意愁闷,他也能在痛苦的煎熬之后,站起身来,去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这首《行路难》(其一)便典型地反映了上述特点。诗大约作于天宝三载(公元744),此时诗人刚刚结束了他在长安三年的宫廷生活,今后的路怎么走还没有决定,因此、心情显得格外沉重。开篇二句,作者欲抑先扬,用“十千”、“万钱”这样夸张性的词语,极写眼...
-
荷花淀每一段的解析
荷花淀每一段的解析,,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十一段),写夫妻话别,是小说的开端。作者在第一部分善于用精练的笔墨,写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对于妇女,刻画得尤其深刻、细致。当时斗争形势很紧张,丈夫这么晚才回来,脸色神情也异常,女人立刻觉察到了,担心出了什么事。她看到只有自己的丈夫水生回来,其他六个人都没有回来,所以第一句话就问:"他们几个呢?"水生没有直接把参军的事说出来,而是简单地回答:"还在区...
-
最后一课二战
最后一课二战,,《最后一课》是一部献礼国际抗战胜利70周年的微电影。电影讲述了二战期间,中国偏远的一所乡村小学里,乡村教师魏牧之与日本军官的儿子山本一郎意外结识,在危急关头勇救无辜日本孩童的故事。魏牧之用自己的行动为自己的学生上了最后一堂课,生动地表现了中国人民遭受异国侵略时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旨在缅怀先烈和无辜的死难者向世界传达希望与和平。...
-
《登高》鉴赏
《登高》鉴赏,,赏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是我整理的古诗《登高》的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杜甫《登高》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翻译: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
-
热爱生命900字
热爱生命900字,,当我来到这个世间的时候,一阵嘹亮的哭声宣告着一个新生生命的降临,很快便过去了十多年了,当年那个还不到父母小腿高的孩子,转眼间便已成为了一名中学生,或者说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变化,我也可以理解岁月的变化,伴随着的还有自己对生命的热爱。我对生命的热爱首先便表达在自己的爱心之中,从小我便喜欢小动物,尽管家长并不同意我在家里养小猫,但是在街边看到小动物时我都会忍不住都弄一番。记得其中有一件...
-
花的学校放假了指的是
花的学校放假了指的是,,《花的学校》中“放假了”指的是“花儿”,这里以拟人手法,用孩子的心灵去感受的,把自己的心融入到孩子的梦想之中——放假!“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对于花儿来说,雨水的滋润是最好的滋养;对于孩子们来说,自由的成长是最好的礼物。正因为雨的滋润,花朵挣脱土地的束缚,终于破土而出,自由成长——孩子们的梦想多么渴望得到实现!《花的学校》是一首散文诗,优美而富有童趣,作者泰戈尔从花的身上...
-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4、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一、谈话引入发散思维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2、你还知道哪...
-
听听那冷雨5—9的过渡句
听听那冷雨5—9的过渡句,,《听听那冷雨》5—9段过渡句:雨不但可嗅,可亲,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至3自然段):写春雨勾起作者对故土大陆的孺慕思念之情。第二部分(4至13自然段):具体抒写冷雨情思。又分三层:第一层(4自然段),写“雨”字视觉上的美感;第二层(5至12自然段),写嗅雨、观雨、听雨的感受;第三层(13自然段),写20世纪70年代的台北“没有音韵的雨季”。...
-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100字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100字,,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How Interesting They Were Then)是美国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创作的一篇科幻小说,于1951年发表。 该作品由100多年后的一本“真正的书”而展开,描写了未来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厌恶,主人公对现代教育的渴望。表达了作者对机器取代人、将人压扁的状况的忧虑和反抗,在20世纪50年代,教育家认为“对智力不同的孩子要施行不同程...
-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400字作文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400字作文,,《苏菲的世界》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全文以“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一疑问开头,展开了一个以叫苏菲的少女为线索的哲学话题。这位少女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
-
美丽的鹿角好词
美丽的鹿角好词,,1、鹿角:再美丽,也要懂得谦虚,因为各自有各自的能力,当危险来临的时候,鹿腿才是摆脱危险的关键。2、鹿腿:不要自卑,不要气馁,找出自己的闪光点,让自己发挥长处,即使自己不如别人美丽,只要做到了努力,拼尽全力,就是最好的。原文: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
-
植树的牧羊人每一段概括
植树的牧羊人每一段概括,,1、第一部分1~9段:老人心存善念荒山苦植树2、第二部分10~17段:老人十年植树已蔚然成林3、第三部分18~21段:老人创造奇迹改变了环境 ,老人健康长寿荒地成沃土。 4、《植树的牧羊人》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是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
-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谁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谁,,阿尔丰斯·都德 (阿尔封斯·都德)Alphonse Daudet(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5日),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1840年5月13日生于普罗旺斯,1897年12月15日卒于巴黎。代表作:《小东西》《达拉斯贡城的达达兰》《柏林之围》、《最后一课》 。都德(1840—1897) 十九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出身法国南方一个破落的丝绸商人家庭...
-
不是一种勇敢的表达作文
不是一种勇敢的表达作文,, 现在仍有不少人为了个人名誉和利益常常趋炎附势,为了能够更好的讨好上级领导也常常做了些自己不想做也不情愿做的事,因此都不能勇敢地说出那一个字“不”。有人常常说,违背长辈的话或不听老师的教导,是一种没有礼貌的表现,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但是勇敢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也不是完全错误的,所以我们应该勇敢的说出“不”。从古至今有不少英雄豪杰为了自己的名节,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民族的...
-
描写暴风雨的句子
描写暴风雨的句子,,1、暴雨说来就来了!随着狂风吹过,雨帘从山后漫过来,顷刻就把天地间变成白茫茫的一片。雨更小了,人们立在雨中谈笑,小孩子们蹲在如镜的小水洼边,和自己的影子相视而笑,指点着,戏逗着。2、不一会,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3、常年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迎着朝霞,披上玫瑰色的丽装;远处的村舍闪闪发亮,犹如姑娘送出的秋波,使人心潮激荡。4、窗...
-
西门豹治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西门豹治邺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西门豹治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封建迷信不可取,在面对邪恶的势力时,不能轻易屈服,要善于利用自己的才智,勇敢地发起挑战。《西门豹治邺》出自《史记·滑稽列传》,讲述了西门豹胆识过人,革除河伯娶妇陋习、兴修水利的实绩。《西门豹治邺》的主要内容两千多年前,西门豹管理邺县那个地方时,通过调查,了解到那里的官绅和巫婆勾结在一起危害百姓,便设计破除迷信,并大力兴修水利,使邺地重又繁荣...
-
变形记和促织都是人变成了虫, 比较二者的
变形记和促织都是人变成了虫, 比较二者的异同,,《变形记(节选)》和《促织》这两篇课文有着同样的“人变虫”主题。反映的时代特点:《促织》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时的老百姓受剥削严重,封建官吏制度腐朽落后,官员们媚上欺下。科举制度走向末期,已经逐渐失去了它原本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功能。《变形记》说的是西方近代工业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物”主宰着一切,人变成了“物”的奴隶,在激烈的生存压力下,...
-
邓稼先读后感300字
邓稼先读后感300字,,在全班同学的期待下,老师给我们下载了一篇关于邓稼先的电影。邓稼先,是我们中华民族核武器的创始人,领导人,他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奉献给了人民。他是一个不平凡的科学家。 在艰苦的条件下,他默默无闻的付出了整整二十八年。虽然他也想家,想亲人,想故乡,但为了祖国,他必须坚守在自己的岗位。回家探亲、受表彰他总是让给别人,而面对危险,他永远冲在第一个!“踏遍戈壁共草原,二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