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行路难(其一)
李白的一生,既有过春风得意之际,也有过失意愁闷之时,但即使失意愁闷,他也能在痛苦的煎熬之后,站起身来,去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这首《行路难》(其一)便典型地反映了上述特点。诗大约作于天宝三载(公元744),此时诗人刚刚结束了他在长安三年的宫廷生活,今后的路怎么走还没有决定,因此、心情显得格外沉重。
开篇二句,作者欲抑先扬,用“十千”、“万钱”这样夸张性的词语,极写眼前的美酒佳肴之盛,借以反衬下面几句中的抑郁气氛。紧接着两句,转从正面着笔,通过“停”、“投”、“拔”、“顾”四个连续性的动作,深刻地揭示出诗人此时苦闷、茫然的心理动态。若细加体味,还可看出,在这“停杯投筯”的苦闷和“拔剑四顾”的茫然中,还夹杂着诗人那深广的忧愤和不甘消沉的豪气,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实际上,正是在这复杂情感的驱使下,诗人才作出了“欲渡黄河”、“将登太行”的选择。可是,人世多艰,行路万难呵!“冰塞川”、“雪满山”说明黄河难渡,太行难登。在这重重险阻的情况下,诗人原有的苦闷、茫然本应更加剧烈,但事实却出人意料。“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在无比沉重的氛围中闪露出希望之光。这里用的是吕尚在磻溪钓鱼而受到文王赏识、伊尹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行过而受商汤之聘的故事,这两位始而怀才不遇、终则大有作为的先贤,无疑使徘徊在失意苦闷中的诗人增强了对自我的信念;然而,历史与现实并不是一回事,面对“冰塞川”、“雪满山”的艰险路途,诗人禁不住仰天长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四个三字句,短促、跳跃,既使诗的旋律陡然加快,造成一种声韵的急遽变化,也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激荡,从而将诗情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