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自动代扣费

我们已经进入了移动支付时代,移动支付快捷方便,但也隐藏了一些看不见的问题。

比如扣费,很多软件引导用户,用户不清楚的时候就开始扣费,用户的费用不知道就扣。

比较近有一次不愉快的消费经历,发现消费陷阱无处不在。

先说说发生了什么?

4月30日晚,在太原滨河东路闽南镇饭店吃饭。手机没电了,就向酒店借了一个“来电”充电宝。装了大概半个小时,然后回来,和花猪一起打车离开。

充电宝订一寸房

花小猪出租车订单

以上两张图,一、调用顺序时间。第二,打车离开时间。

出店前很明确,充电宝要退回原位,必须按程序退回。我相信酒店应该有监控,可以通过监控来查。

但是,5月2日,我突然在手机微信上发现一条扣费消息。

不经意间突如其来的收费信息。

说实话,我平时不怎么看微信。但是昨晚偶然看到,觉得不对,就开始联系客服。

客服也很开心。大致了解了一下情况之后,就没有调整监控,也没有详细问什么。退我62很容易。对我来说相当于四美元。

先把我和客服的沟通记录发给大家。

与客服沟通

很快,我在微信上收到了62元的退款。按理说结果应该还可以,但是越琢磨越不对。

先看过去的充电宝消费记录。

找到一个,2020年6月15日,租了18个小时的订单。一共扣了30块钱,说实话,不知道花了多少钱。

先说这个顺序本身。好久不见了。真的记不清了。当时还了吗?怎么退?你在哪里还的?会和这个66元的订单一样吗?

但是连续使用18小时的充电宝,似乎不合理。

时间久了,真的想不起来这么小的事了。但是我的钱,也是真的从我的口袋转到别人的口袋里了,即使只有30块钱。

二:明明两块钱的消费不知不觉变成了四块,看起来很小,但是商家的利润却悄悄增加了50%。

从时间上来看,我租了一个充电宝打电话,必须在半小时以内。按照他的定价,应该收两元。

商家收了我66元,沟通后从62元退了。很高兴及时发现了。

仔细考虑,这是不对的。

为什么还62?为什么不是66、64或其他数字?

如果确定我没交过房租,我就按规定收66,没有怨言。

如果确定我租了不到半个小时,那就按固定价格收费,收我两元钱,退我64元。

客服,莫名其妙,想都没想,退了62。一开始我觉得对方很开心。至少我莫名其妙被扣了66块,大部分都回来了。我挽回了不必要的损失。但是当你觉得不对的时候,为什么要收四块呢?

商家的把戏太烂了。如果用户没有及时发现这个代扣费,商家将获得2200%的暴利。发现的时候两块钱的收费改成了四块钱,利润也增长了。里里外外都是赚来的

在扣费的规则下,用户成为待宰的羔羊。几个半月前谁会为了几十块钱去追羊?为了多收一块两块,投诉谁来追回?估计和我一样,思考这件事,大篇幅写作,也会被认为是一部奇葩。

但互联网可怕的是,它的客户群太大,数千万,上亿。从一个人的口袋里,一年偷个二三十块钱,可能几个亿几十亿。

第三,锁定客户,开始扣缴,悄悄提价。

在传统的商业欺骗模式中,有一种传统的充值卡的套路。

比如美容院、餐厅等行业普遍使用。一开始我们用优质低成本的服务吸引用户充值,后来又悄悄降低服务质量,悄悄提价。不知不觉中,会员卡用户节省下来的钱的购买力下降了,而商家的利润却增加了。

我仔细看了看来电平台,微信代扣费代扣服务开通后,他也变相悄悄提价。预扣费虽然和充值卡不一样,但是如果不加限制,我们的钱很容易被别人拿走,原来的二进制的东西变成了三进制。我们作为消费者不容易被察觉,但是商家的利润增加了50%。

2019年关税标准

ps ://p1-tt . byteimg.com/origin/pgc-image/d39d 109536 e 1403496 ce 6b 54473 b 7468 . jpg " alt="微信自动扣费,会不会成为一些不良企业的无声打劫工具?"

2021年是2019年的两倍。用户知道吗?

如果说在传统行业,一个行业两年内收费翻倍,消费者都会抱怨。

但是很多互联网平台往往因为手段晦涩而被忽视。

扣费真的有点忐忑。对方算错账,你就收你钱。如果你发现了,回来是幸运的。如果找不到,或者不回来,你会跟谁讲道理?

真的很无奈,有一种无奈,为了鱼而杀我。

我真的很担心有一天,突然之间,我手机上的钱会因为一个莫须有的收费瞬间被清空,我根本无法追回。

我突然觉得拿着钱包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