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指数是指

治疗指数是指在用药治疗时,如果用药治疗效果不佳,也可以用它来衡量。一般用来反映治疗效果的指数。使用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或使用药物治疗的剂量和时间,以及用药物治疗后临床症状是否好转、临床指标是否有改善等作为诊断依据。如果发现不理想时可以适当调整剂量或时间。

1.治疗指数的定义

一般认为,当某种治疗方法,其治疗指数等于或小于1 (如“阿司匹林”为100)时,可以认为该药是一种有效而安全地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脑出血的药;当该药(或某药物)治疗指数大于1时,可以认为该药具有治疗效果。因此该药(或某药物)应该在临床应用时使用,以达到最佳预防和治疗效果。如阿司匹林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其治疗指数为1;当其治疗效果有限时,其治疗指数为1;当其治疗效果明显时,其治疗指数为1;其治疗指数越高则说明该药越有效。临床中可以用两个指数来代替:一个是临床试验用药试验指数(BE)/疗效指数(EE)(即在应用一种治疗方法或治疗方案时所采用有效或无效方案之比值)。另一个是临床试验用药试验指数(FE)/疗效指数(EE)。FE也可以用来表示不同治疗方法在同一疾病上所产生的总效果。

2.作用机理

药物作用机理是在研究和使用药物时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用药过程中,由于药物的作用机理不同,其作用强弱也就不同。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药物的作用机理和剂量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如有些药物有选择性地抑制胃肠道对胃酸分泌产生一定影响而产生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某些药物也有部分胃酸分泌效果;某些药物作用于肝脏时对肝脏有一定影响到肝脏功能等等。药物如果起效较慢,则起效较快;如果起效较快,则起效较慢。这是由于药物作用于不同细胞组织中,而起效快者和疗效慢者受其分子结构所限制,影响药物作用时间;相反地,如果起效较快者则受其分子结构所限制,影响药物发挥作用时间。

3.适应症

适应症是指能够使人获益的适应症数,包括生理意义和心理意义两个方面。生理意义是指患者在疾病中对某一特定的药物(如治疗药物)反应的强度。心理意义则是指患者在疾病中的心理作用指数,即对于某种疾病患者可能出现了心理上或生理上的某种异常反应,而这种异常反应可以与其精神、生理状态、心理状况相适应之程度。因此,从生理意义上说:不同于一般疾病或特殊用途临床医学用药行为的特殊性使之具有临床意义,具有预防与治疗效果较好时再进行治疗;而对于心理作用中出现特殊反应不应视之而予以处理(如治疗效果较差时再重新处理)。治疗指数是指以适应症作为治疗药物(或药物)在疾病中所起到功能作用时相应地增加剂量或延长时间所表示的指数数。

4.计算公式

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程度,计算治疗指数时,一般需要计算反应时间、药效指数、剂量指数和用药量等因素,计算公式如下:反应时间=药物治疗后的症状/药物治疗前的症状(或者药物治疗前或后)/3×用药剂量(或用药时间)(1-用药剂量)。作用时间=药物治疗后症状/药物治疗前(或后)时间。

5.注意事项

目前常用的药物都是通过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来反映疗效的。所以在临床使用时,要注意使药物浓度达到一定标准,以使药物治疗有足够的疗效。特别是采用血液中药物浓度与正常值比较时还要注意将其视为药物治疗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