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半夜是几点

中国人的晚上一般都在半夜三更时分。古人在白天是不会有时间概念的,如果一个人要早起,那么他就是要上床睡觉,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时间来划分白天和晚上。所以民间有“早三更,晚五更”的说法,这种说法虽然比较严谨,但是确实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但是在古代社会中不会存在晚上十二点才开始睡觉的现象,所以这一点被称为“三更”;而白天十二点至三小时之间才有黑夜之分。那么为什么会说“三更”呢?因为“三更”指的是日落时分(子时)、黎明前(丑时)和夜晚之后(寅时)这三个时间。

1、日落时分

日落时分是指凌晨1点59分至3点59分之间,是人们进入梦乡的时间。人们常说“日落三更觉,一觉睡到自然醒”,这句话所指之处其实就是子时或者丑时的时分。金匮要略中说“丑寅之望而寝席不成”,这里的“席”就是席子,也称席套。一般来说,我国南方城市有在三更的说法。不过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日落的时间也跟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明确记载汉代以来到了晚上12点以后人都要起床了;而西汉以来到汉武帝时白天十二点以后人们起床的时间都是以睡觉为主。

2、黎明前

在古代,子时为丑时,丑时为寅时。丑时被称为“丑恶之时”。因为丑时与天亮的时间正好相反,所以民间会把“丑”字放在最后一位来表达丑恶。所以在民间一般都认为三更之后的凌晨3点,丑时为凌晨3点到4点之间的时间,所以称为“丑时”。一般在晚上三更到四更之间的这个时间里,中国人睡觉通常都会很晚,这个时候他们会比较兴奋和害怕晚上会受到影响所导致的身体不舒服和睡眠不足等现象。

3、夜晚之后

这个时间段一般都被称为“寅时”,这是因为寅时的时间最为夜晚之后。古人认为这一点对于夜间的人来说十分重要,因为这个时间正是人体气血运行的最佳时机。如果没有进入人体的血液,那么人体的脏腑功能就无法正常运行,那么人的身体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很多人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睡觉,就是因为他们睡眠不足的缘故造成的。当你刚刚睡醒的时候,你会感觉到身体里有很多血液涌向你身体的各个部位、关节处涌向你身体其他部位。这样就造成了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大脑缺氧等问题,导致你会出现头脑昏沉、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