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壳鱼是什么鱼

笋壳鱼是一种中型淡水鱼,学名条带刺侧扁,又名大尖头鱼、长扁头鱼、竹叶鱼。又名笋头鱼、大尖头鱼、笋头扁头鱼、竹叶子扁头鱼、竹叶鱼等。它生活在水深3~15米的沙质底或岩石底,常单独或成行游弋于沙泥底质或水清的水域中,喜群居,性凶猛,喜群集,常集群而居或与群雄同体。其体长可达20~30厘米,一般栖息于沙泥底质或水流缓慢、水质清澈水域之中,也可到水寒、水质肥厚的河流中觅食,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也吃水生昆虫以及小型甲壳动物。它可食用或做观赏鱼。

1、分类地位

笋壳鱼是什么鱼?属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笋壳鱼属淡水食性,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洞庭湖以南地区、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地,尤以长江流域以及洞庭湖以南地区广泛分布。我国笋壳鱼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黄河水系和珠江水系里,但也有其外流区分布的。笋壳鱼体长一般为20~30厘米,一般栖息于沙泥底质或水流缓慢、水质清澈水域之中,有群游习性,性凶猛,喜群集,常集群而居或与群雄同体。笋壳鱼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洞庭湖、鄱阳湖、长江流域、珠江水系以及长江水系,主要栖息于沙泥底质、水流缓慢且水质肥厚的水域中,可供食用。

2、分布

笋壳鱼在我国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支流中,如黑龙江下游河段、长江干流、鄱阳湖水系、钱塘江水系等,以及黑龙江水系、松花江水系、乌苏里江水系、大凌河水系、杭州湾水系、珠江水系等。笋壳鱼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水体中,是一种经济鱼类。笋壳鱼又是一种肉食性鱼类,以浮游生物和小鱼、虾等为食。它们以水生昆虫为食,也吃水生昆虫、甲壳动物等。

3、特征

笋壳鱼体形修长,侧扁,头小,口大,体被一对坚硬有力的长刺,尾鳍圆钝,背鳍较小。体颜色呈黄绿色或褐色,胸鳍、臀鳍基部有一黑色斑,腹鳍、背鳍与尾鳍基部各有一个白色斑,背部及腹部呈深褐色;尾下位或两侧有2个白色斑点;眼小;腹鳍与尾鳍前端具一对黑色小刺。尾鳍圆形,基部两侧具一对白色小刺;背鳍第二对小而不规则;胸翼基部为黑色、红色。通常成体体色为鲜红色或深红色(部分有暗褐色),体侧有6~7条白色带刺侧扁的细线,从尾鳍基部开始,一直延伸到尾鳍边缘,腹部和腹鳍有一白色条纹;侧扁,体色稍深;雄鱼头部有2条白色斑纹;雌鱼头部和臀鳍有5条白色带刺侧扁纹。

4、习性

笋壳鱼一般在春季繁殖,成鱼在5~6月期间繁殖。生长最快的个体为体长20厘米左右的,平均体长60厘米。最小可达30厘米左右。笋壳鱼是一种食性杂,生性凶猛、杂食性。在水质清澈、流速较慢、水流较急的水域中常能看到笋壳鱼忙碌着。笋壳鱼对水温适应范围很广,水温10~22℃都能正常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