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光学(八年级物理光学实验)

  

初中八年级物理谜语


  1.光学表面(就是做无用功)  2.反射  3. 光直线传播(这个从网上查的,我觉得不太像)  还找到一些:  1、尺子(打一物理名词)——能量  2、瀑布(打一物理名词)——直流  3、离婚(打一物理名词)——绝缘  4、死胡同(打一物理名词)——断路  5、返航线(打一物理名词)——回路  6、冲胶卷(打一物理名词)——现象  7、岿然不动(打一物理名词)——静止  8、谜底作谜面(打一物理名词)——反射  9、势均力敌(打一物理名词)——平衡  10、稍微放心(打一物理量单位)——微安  11、悄悄过河(打一物理名词)——密度  12、付(打一物理名词)—— 半导体  13、捷径(打一物理名词)—— 短路  14、归途(打一物理名词)—— 回路  15、山坡(打一物理名词)—— 斜面  16、离婚(打一物理名词)—— 绝缘  17、歌无词(打一物理名词)—— 光谱  18、哈哈镜(打一物理名词) —— 失真  19、景德镇(打一物理名词)—— 磁场  20、回光返照(打一物理名词)—— 折射  21、冲洗底片(打一物理名词)—— 现象  22、屡战屡败 (打一物理名词)—— 负极  23、水上分别 (打一物理名词)—— 游离  24、斤斤计较(打一物理名词)——比重  25、高炉冶炼(打一物理名词)——热处理  26、风平浪细(打一物理名词)——微波  27、天涯若比邻(打一物理名词)——遥感 短路  28、待产(打一物理名词)——等离子  29、处处闻啼鸟(打一物理名词)——共鸣  30、大家都来量体温 (打一物理名词)—— 比热  31、待到朱颜改 物理名词(打一物理名词)—— 等容变化  32、咫尺天涯( 电学名词二) —— 短路、绝缘  33、嘉奖胜利( 物理名词一) —— 夸克  34、家徒四壁( 物理名词)—— 空间  35、苦修圣言先贤书 (物理名词)—— 经典力学  37、功课不好怎么办( 物理名词) —— 应用力学(应-用力-学)  38、谁敢砸瓮救溺童 (物理名词一) —— (司马)光能  39、交上坏朋友 (物理名词一) —— 接触不良  40、不重生男重生女( 物理名词)—— 轻子  41、打遍天罡无敌手( 物理常数)—— 36伏  42、暑假补课 (物理学科名)—— 热学  参考:  

八年级物理光学


  

有关反射定律例题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例1】太阳光跟水平方向成50°角,要想使太阳光线照亮井底,应当把平面镜放在跟水平方向成多大角度的位置。

  

【分析】本题是利用平面镜改变光路的题。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成50°角,反射光线竖直向下照亮井底,则与水平方向成90°角。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50°=140°,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角平分线)位置可以确定,再由法线与镜面垂直,即可确定平面镜的位置。

  

【解答】根据题意和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如图1所示,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ON为法线,CD为水平线,MQ为平面的位置,∠MOD为所求角,

  

  ∵∠AOB=50°+90°=140°(反射角与入射角之和)

  

  ∴∠AON=140°÷2=7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又∵∠MON=90°(法线垂直于镜面)

  

  ∴∠MOA=∠MON-∠AON

  

  =90°-70°=20°

  

  ∴∠MOD=∠MOA+∠AOD

  

  =20°+50°

  

  =70°

  

  

八年级物理中 光的反射与折射有什么关系和区别(更好是用图来说明)


  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说明:(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求八年级物理光学卷(含答案)


  时间:2009-8-23 13:53   1.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作用  2.有下列光学仪器:①照相机;②潜望镜;③穿衣镜;④放大镜;⑤牙科内窥镜,可以把它分成两类:一类包括_________,其特征为___________,另一类包括_________,其特征为_______________.  3.经常提到的像:①电影银幕上的像;②放大镜中的像;③投影仪上的像;④平面镜成像,其中属于实象的是_______,属于反射成像的是_________,属于成正立的像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奥运圣火:圣火采集器是一个凹面镜,太阳光经凹面镜_______后会聚,使置于凹面镜________上的火炬点燃.  5.春光明媚,春意昂然,晴朗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小芳来到波平如镜的湖边散步,她看到岸边的柳枝和天上的白云倒映在湖中,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湖水里自由地游来游去,仿佛中,鱼儿好象穿梭在柳枝和白云之间……  问:1.小芳看到湖中的鱼儿是物还是像?是实象还是虚象?是怎样形成的?  2.小芳看到湖中的柳枝和白云是物还是像?是实象还是虚象?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折射;会聚;发散。  1、4;凸透镜;2、3、5;平面镜。  1、3;4;2。  反射;虚焦点。  像;虚像;光折射形成。  像:虚像;光反射形成。   一束单色光血色到厚平板玻璃的一个表面上,经两次折射后从玻璃板另一个表面射出,初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侧移了一段距离.在下类情况下,初射光线侧移距离更大的是  A 红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  B 红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  C 紫光以30°的入射角入射  D 紫光以45°的入射角入射  答案选D 紫光折射率大 折射角大 而入射角越大 导致在玻璃中经过的距离增大,从而偏斜量增大。  小明在听讲座时,想把银幕上用投影仪投影的彩色幻灯片图像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由于会场比较暗,它使用了闪光灯,这样拍出来的照片( )  A.反而看不见银幕上的图像,倒是把银幕上的一些污渍拍出来了。  B.色彩鲜艳,比不用闪光灯清楚多了。  C.色彩被“闪”掉了,拍到的仅有黑色的字和线条。  D.与不用闪光灯时的效果一样,因为拍摄的是银幕上的像,而不是实际的景物。A  闪光灯的亮度远远大于投影仪的图像光线亮度。当闪光灯闪光时将整个屏幕都照亮。  这个原理就像是白天放电影一样,你根本看不见电影上的图像。现在相机就是我们的眼睛,根本拍不到什么东西  

八年级物理总结知识点


  之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 *** 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晚 (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②④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 *** ;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更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⑴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⑵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 *** 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  到日全食,在2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  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 浅 是因为光从 水中斜射向 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 光的反射 而形成的 虚像 ,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 虚像 。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2、典型光路  名称又名眼镜实物  形状光学  符号性质  凸透镜会聚透镜老化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发散透镜近视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填表: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具体见下表:  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  倒、正放、缩虚、实  u>2f倒立缩小实像f2f幻灯机  uu放大镜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四、眼睛和眼镜  1、成像原理: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 *** ,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  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③换算关系T=t + 273K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 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 用液 体水 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  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②凝固 :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  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⑵ 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②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第五章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 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 e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 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 、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 A (2)、常用单位:mA 、μA   (3)、换算关系:1A=1000mA 1mA=1000μA  6、测量:  (1)、仪器:电流表,符号:  (2)、方法:  一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 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二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 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 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更大测量值。  Ⅰ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更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Ⅱ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 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 测量 ,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 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 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 碱 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 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四、电路  1、组成: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串联并联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作用控制整个电路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复习提纲


  
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 *** 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  1的位置可看  到日全食,在2的  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  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5、光速: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凹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凸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紫外线  

八年级上册物理


  1、将机械手表放在桌面上,做作业时听不到手表的声音,若将耳朵贴近桌面,便可以听到清晰的手表“嘀嗒”声,这一现象说明了:(答两点)  固体可传声,空气传声的速度比固体慢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用棉线制的“土 *** ”和金属丝制的“土 *** ”,哪个更响?为什么?  金属丝,因为金属传播声音的速度比棉线快  3、“ *** 线”悬空效果好呢?还是搁在物体上效果好呢?为什么?  搁在物体上,为什么请看之一题  4、“ *** 线”拉紧些效果好呢,还是松弛些效果好?为什么?  松弛比较好  5、海豚性情很温和,对人类十分友好,有的海豚还会主动游到浅水滩和儿童玩耍,它们在水下会发出“吱吱”的尖声,然后判断附近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你知道海豚是怎样进行判断的吗?   用超声波进行回声定位  6.请写出答案及解析:(1)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15°,则入射角为(75度),若转动平面镜使入射角减小1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度)  (2)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成语中,能说明光反射的是(A)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立竿见影 D小孔成像  后面的帮不了了ME也是八年级..  (3)一束光线与镜面成3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1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