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1、这是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
赏析:涉江采芙蓉
(无名氏)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作以终老!
2、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中的“还顾望旧乡,第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又怎么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岂可径指其为“游子”?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我们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3、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一并摘置袖中、插上发际、幽香袭人,岂不更教人心醉?--这就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吟叹,所展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你想必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哩!
相关内容
-
涉江采芙蓉背景
涉江采芙蓉背景,,《涉江采芙蓉》创作背景: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但是对于如此众多的士人而言,官僚机构的容纳能力实在太有限了,这必然形成一种得机幸进者少、失意向隅者多的局面。于是一个坎凛失意的文人群体便产生了,这就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游子”和“荡子”。这些宦途失意的游学的士子在宦途无望、朋友道绝的孤单失意中,自然会苦苦地怀念故乡和亲人。...
-
涉江采芙蓉体裁
涉江采芙蓉体裁,,《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
-
涉江采芙蓉悬想手法
涉江采芙蓉悬想手法,,它是从思念对象的角度落笔,来衬写诗人自己的思乡怀人之情,往往婉转含蓄,意境深邃,虚实相生,别有韵致,可谓颇具匠心。《涉江采芙蓉》便是这其中的一个典型。“对写法”让构思虚实结合、双向突显《涉江采芙蓉》虽旨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但开篇“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在江南民歌里是“夫容”的谐音,由此可见前四句是女子口吻——一位女子于江南水乡中采摘着许多芳美的花草,准备送给自己的...
-
涉江采芙蓉人物形象分析
涉江采芙蓉人物形象分析,,“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点明了思妇的忧思源于对丈夫的思念。思妇思念丈夫,而丈夫正远在天涯。她采摘了美好的“芙蓉”,此刻难以送给自己想念的远方的人。可以说,思妇采莲,真有《乐府诗集·江南》中的“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的快乐。采莲是快乐的,而女子却是忧伤的。这里,诗人以乐景表哀情,倍增其哀。诗歌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
涉江采芙蓉导入
涉江采芙蓉导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送人折柳送别是古人表达思念惜别情感的常见方式。一位年轻的女子,趟过清澈的溪流,到开满鲜花芳草的河对岸采摘一束芙蓉花,送给即将远行的心上人,这是怎样优美的画面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涉江采芙蓉》,欣赏这种美丽而带有忧伤的画面,体会她的细腻的情思。《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古诗十九首》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
-
涉江采芙蓉下一句
涉江采芙蓉下一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赏析:...
-
涉江采芙蓉教材
涉江采芙蓉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涉江采芙蓉佚名 〔两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这是反映游子思妇的相思之诗,是《古诗...
-
涉江采芙蓉的翻译
涉江采芙蓉的翻译,,《涉江采芙蓉》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两心相爱却要分隔两地不能在一起,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原文: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是一首写别的情诗。在古代封建社会里,生活是很简单的,...
-
涉江采芙蓉高中原文
涉江采芙蓉高中原文,,涉江采芙蓉【作者】佚名 【朝代】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
-
涉江采芙蓉视角转换
涉江采芙蓉视角转换,,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涉江采芙蓉》虽旨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但开篇“涉江采芙蓉”中的“芙蓉”在江南民歌里是“夫容”的谐音,由此可见前四句是女子口吻——一位女子于江南水乡中采摘着许多芳美的花草,准备送给自己...
-
涉江采芙蓉作者
涉江采芙蓉作者,,这首诗的作者是席慕容。席慕容(1943-),著名诗人、散文家、画家,祖籍内蒙古察哈尔盟明安旗。出版的诗集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边缘光影》、《迷途诗册》、《我折叠着我的爱》等。新作《席慕容和她的内蒙古》用优美的文字和亲手拍摄的照片,记录了席慕容自1989年与"原乡"邂逅后,17年来追寻游牧文化的历程。生于四川,幼年在香港度过,成长于台湾。于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
-
涉江采芙蓉艺术手法
涉江采芙蓉艺术手法,,《涉江采芙蓉》艺术手法:1.以具体表达抽象。通过具体的物象真实地再现抽象的情感隶属示现辞格。《涉江采芙蓉》中的自然景物和环境的描写,就是为了表现主观情感而作的必要的渲染和衬托。如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以“采芙蓉”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感情。《涉江采芙蓉》巧妙地运用预言式示现,描写了漂流异乡的游子和留守在家的伊人之间的相思之情。2.由实入虚,从眼前景向...
-
涉江采芙蓉10分钟试讲
涉江采芙蓉10分钟试讲,,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歌表达了故乡妻子思念丈夫的深切忧伤和思念。 《涉江采芙蓉》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芙蓉就是荷花,荷花给人清幽、高洁的感觉。屈原的作品里也视“荷”为香草,认为她具有美好的品质。因此,写采芙蓉送给所思之人,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 四、意象的改变和相应情感的变迁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中有“芙蓉”“兰泽”“芳草”等意象。描述了抒情主人公...
-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描写了什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描写了什么现象,,“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是在《绝句》当中的一句诗词,那么“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描写的到底是什么现象呢?实际上,“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描述的是离家远游的游子们换上了单薄的春装,枝头的桃花也已经凋谢了,野生的梅子也已经发酸。通过视觉角度,描绘出一幅景色图,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得比较细腻。也表现出漂泊在异乡的诗人,作为游子对...
-
走在成长路上作文
走在成长路上作文,,采撷其中最大的一朵夹杂着沙石,混入蚌中,化作一颗最美的珍珠,永远停留在记忆的沙滩上。让我永远铭记一份真挚的情。哥有一双漂亮的明眸,仿佛可以看穿每一个人的心思。有时,我很怕与哥对视,怕自己心中的秘密会被他看的一清二楚。曾经,妈对我说过,“你哥呀!小时候不知为你挨了多少打多少骂。”我知道,大姨很疼我,所以每次我向她告哥的状,哥总会被大姨骂得狗血淋头。那时的自己是那样的幼稚,不过现在...
-
涉江采芙蓉全诗
涉江采芙蓉全诗,,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悬想手法,在虚实结合中强化了夫妻之爱以及妻子对丈夫的深情。全诗前半部分是以女子的口吻抒写对远方之人的'思念,涉江采莲,以遗远人,既表达了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又...
-
涉江采芙蓉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
涉江采芙蓉中运用比兴手法写抒情主人公,,运用比兴手法 描写自己战况紧急不能归乡的愧疚和思念家乡爱人的感情。《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全诗运用借景抒情及白描手法抒写漂泊异地失意者的离别相思之情;从游子和思妇两个角度交错叙写,表现游子思妇的强烈情感;运用悬...
-
枣核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枣核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枣核》一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几颗枣核凝聚着海外游子深深的爱国情,浓浓的思乡情。故事主要讲作者帮朋友捎去故乡枣核的经过,及作者在朋友处的见闻。那细致入微的按照家乡原景的园林设计是旧友思念的具体体现。 枣核主要讲了海外游子浓浓的思乡之情,人之将木,落叶归根。 一枚小小的,甚至是微小的枣核却寄托了游子无尽的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