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边疆优秀教案
《宇宙的边疆》
教学目标:
1.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把握说明的顺序,品味说明文的的语言
3.体会本文议论和抒情的好处
4.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
1.了解解说词的特点
2.把我说明的顺序,品味说明文的的语言
3.体会本文议论和抒情的好处
4.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人的胸怀到底有多么宽广?请让我们先来了解天空——宇宙的宽广。
要有最宽广的胸怀,请先了解天空——宇宙的宽广!
今天我们学习卡尔•萨根的科普名篇《宇宙的边疆》
宇宙到底有没有边疆?
有,是暂时的;人们每探索一步,边疆就扩大一步;
没有,是扩张的;随着人类的认识发展而不断地扩张
所以面对未知的宇宙,主动权在人类手中。人类是勇敢、光荣的,我们以我们渺小的身躯,学习科学精神,探索广阔的宇宙的未来……
二、作者介绍:
卡尔•萨根,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公众天文科学家”。他引导了美国几代年轻人,探索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
他解说的电视片《宇宙》在世界上引起强烈反响。同名科普书籍《宇宙》与电视片《宇宙》配套,八十多个国家出版,是历史上英语科普书籍中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
主要作品还有《伊甸园的飞龙》《宇宙联结》《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暗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其《伊甸园的飞龙》曾获得普里策奖。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文是一部电视片的解说词,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明确的对象、清晰的顺序、优美的语言)
(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叙,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收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所以,解说词注重文艺性。是说明和描写的结合,具有文学的一些特点,好的解说词是一支感人的歌,一首动人的诗。解说词是一种配合图画或实物等的文字说明,使观众借助一定的文字介绍,获得深刻的认识。经常出现在运动会、晚会等场合)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解说词的写作应注意什么?
解说词要紧扣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解说词要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要用好知识和情理的扩展。
2.速读全文,用圈圈出各段的说明对象。。
3.如何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回答:这样的说明顺序好还是不好?或者回答:为什么用这样的说明顺序?)
采取的是空间顺序:
宇宙(1-6)——星系(星系群、子星系7-11)——恒星(12-14)——太阳系(15-16)——行星(17-18)
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先整体后局部,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恒星,再有行星,符合宇宙演化规律。
电视解说词,解说随着摄影镜头缓缓推进,解说与画面同步协调,表述清晰。
跳出宇宙之外,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思维习惯宇宙演,镜头推进又转换
跳出宇宙好解说,更清晰也更直观
空间说明的好处:
(1)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们跳出宇宙之外,将它作为纯客观的说明对象来解说,这样能够更清晰、直观地介绍。
(2)空间尺度由大到小,让读者从整体上有所了解之后,再深入局部了解细微,这样顺序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读者的思维习惯。
(3)由广阔的宇宙,穿过无尽的空间,最终回到人类的家园,这是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表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们自己的命运”的热情。“人类的未来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宇宙的了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观地球,就是人类的未来之路,说明的顺序和作者的思想达到某种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