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写作手法

声声慢用了叠字的写作手法,把作者寂寞开无主的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成了千古名句。

一)锤炼语言淡语化。《声声慢》在叠字方面的运用,词一开头就连用七组叠词写词人反复寻觅,而志趣相和的丈夫却丝毫不见踪影,眼前仍然是“冷冷清清”的景象,不由得内心不“凄凄惨惨戚戚”,词人由外到内,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自己那无可寄托,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勾画出来。言、声、情三者和谐统一,写得如此自然贴切却丝毫没有生造之感。女词人还善于用一些精确的动词或形容词构成“词眼”,抒情写景,创造出感人的形象来。

(二)典雅语言家常化。与当时社会流行浓词艳句显然不同的是,李清照大胆地选用民间口语入词,从而达到推陈出新、化俗为雅的目的。《声声慢》中李清照用家常之语,摄入淡酒、寒风、哀雁、黄花、梧桐等形象,构成一幅阴沉凄惨的画面,描摹出词人一天生活的实感和心境。又大胆地把“将息”“得黑”“次第”“了得”等在当时看来又粗又俗的字眼写进词里,以浅俗之言,发清新之意。

(三)优美语言韵律化。李清照精通音律,所以读其词,才会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韵律美,或疏缓、或紧促,皆声情并茂。《声声慢》中那一系列叠字,轻重相间,抑扬起伏,由平和低缓到益发促迫、深沉,如泣如诉,读来只觉意婉、情切!而词中“戚、息、急、识、积、摘、黑、滴、得”等字,词人皆有意选用入声韵,构成一种激越凄厉的情调,再加上基本为两字一顿的二节拍这么急促的节拍,更加切合表达凄苦激切的感情,读来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

李清照词的语言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她遣词造句,独出机杼,既通俗而又雅致,既精心雕琢又出语平淡,确是常见而常鲜,令人再三吟咏而余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