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表达了哪些思想观点
1.三纲领——修身的基本原则 “明德”——彰显善良,行善避恶:在先秦以前传统的明德观中,明德的责任主体在于君主,而《大学》将明德普遍化,强调任何人都禀受于天,具有灵明的德性,且每个人都有责任自觉地加以彰明,将自身内在的向善本...
2.“至善”——身心和谐,物我统一:即合理,人的心灵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也即我们上一篇文章中所说的儒家式自由。 总体来说,“明明德”和“亲民”是达到“止于至善”境界的方法或者两个阶段。
相关内容
-
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大学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语出自老子《大学》这段话本身的意思是:知道应该达到的境界才能够使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原文】如下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
-
武大樱花什么时候开
武大樱花什么时候开,,武大樱花一般在三月中下旬开放,初花期一般在三月中旬,盛花期在三月下旬,一般樱花开放会在盛花期后十天左右结束,也就是大概在3月底到4月初的样子。武汉大学校内樱花大约有一千多株,其中主要的品种是日本樱花等。武汉大学里面的樱花最早是早期日本人种的,基本都在现在的樱花大道两旁,后来武汉大学迁回原址。在中国与日本的关系得到缓和以后,日本向中国赠送了一批樱花苗。后来又有两次日本友人向武汉...
-
成人大学专科和本科的区别
成人大学专科和本科的区别,,1、从学位的获取来看成人本科如能顺利毕业,可获取学士学位;而大学专科是不提供学位的。在中国最低的学位是学士学位,而学士学位只授予顺利毕业的本科生。大专教育还可以分成2类,高等专科学校(简称高专)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高职),两者差别不大。2、按掌握情况来看成人本科生在掌握初高中的知识上要多于专科生,通常来说,成人本科生整体来说也会比专科生更优秀,就业率更高。当然,专科...
-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2-7段分成四个部分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2-7段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①):交代自己当前的人生、思想状态,并引出演讲内容。第二部分(②—⑦):讲述自己第六次的重要抉择,列举实例,使人警醒。第三部分(⑧):表达出了自己的期待和美好的期许。《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原名:《我一生中的八个重要选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统编)的第15课,这篇课文是王选1998年10月在北京大学发表的一篇演讲稿。本文在选入教...
-
降准和降息的区别作用
降准和降息的区别作用,,1、主体不同:降准的主体是中央人民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是国家规定的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上交的金额,以确保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降息的主体是商业银行,降息也就是降低利息,这样有利于向社会贷出资金。2、面对群体不同:降准的受体是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办理的业务是针对商业银行的。降准是中央银行采取的针对商业银行的政策;降息的受体是企业和个人,商业银行办理的业务是针对企业、个人等群体。降息...
-
24孝图读后感悟
24孝图读后感悟,, 百善孝为先是古人的基本道德思想,《二十四孝图》本是一本宣扬儒家孝的观念的儿童传统读物。而鲁迅先生这篇文章就写在于反对白话文的潮流争锋相对之时。作者以激奋起笔,贯穿了辛辣的讽刺,痛斥了封建孝道的虚伪,表达了他的爱憎之情。并不是否定鲁迅的观点。的确,新中国是需要像他这样敢说敢做的人才,也的确很渴望一个去打击封建残酷的声音。然而,对于他所言的观点我却意见相左。不得不承认的是,二十...
-
亡人逸事大学语文
亡人逸事大学语文,,《亡人逸事》是现代著名小说家孙犁创作的一篇悼念亡妻的散文。文章通过回忆妻子生前的一些生活小事,从真实的生活细节的回忆着笔,融写事抒情于一炉,揭示了妻子身上的美好品性,朴实的笔调中饱含对亡妻的深情,表达了作者对妻子深切的感激、愧疚、思念、深爱之情。全文给人以安静、祥和之感,读来情真意切,温婉感人。这篇散文被选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必修二》等课本中。创作背景:1970年4月...
-
七律为女民兵题照原文翻译
七律为女民兵题照原文翻译,,诗的一、二句,描画出一幅朝气蓬勃的练兵图。在红日初升的万里红霞中,漂亮的女民兵们身着朴素的战斗服装,手持钢枪,劲捷勇健而又神采飞扬地在练兵场里瞄准、劈刺……"飒爽英姿"尽显"女民兵"这一主体形象的风采,"五尺枪"则将"女民兵"的形象特征表露无遗,"曙光"对于环境的渲染,使"演兵场"带足了迷人的色彩。诗的三、四句是对练兵图的直接议论。"多奇志"轻松地点出主题,"红装"与"...
-
培养勇气的方法读后感
培养勇气的方法读后感,,在《教学勇气》一书中,作者提到让学生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是优质教学法的原则。优秀的教师所做的,要远超过把共同体中的新知识传递给学生,优秀的教师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演变,重复认知的过程。教学不同于技巧,优质教学一直在本质上是群体共享的。“群体共享”一词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继续往下看,让我了解了作者所阐述的“以主体为中心的教育”,它既不是传统教学法中的以教师为中心,...
-
记念刘和珍君二,四段原文
记念刘和珍君二,四段原文,,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
-
桂花雨曹文轩读后感
桂花雨曹文轩读后感,,这次,老师让我们读阅曹文轩大作家写的《桂花雨》。曹文轩是当代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江苏盐城人,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写过的作品有《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其中深受喜爱的《草房子》写的也是相当不错,但,这次的《桂花雨》也让我读出了不同的感觉。读完《桂花雨》,我感受到了人民的淳朴善良。婉灵是个善良自爱的小女孩,但是这里的人都视她为不祥不洁之物,全都离她远远的,她没有一个朋友...
-
记念刘和珍君分段
记念刘和珍君分段,,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关于文章缘起...
-
将进酒解读与赏析
将进酒解读与赏析,,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诗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诗篇甫一发端便石破天惊,气势非凡。诗人用两个“君不见”领起的诗句,借助强大的视觉冲击,将“人生苦短”的母题无限放大,从而进行审美观照。李白的这种敏感于时间的悲慨,其实,他之前的文人早已有之,但皆不及其力量与气度。全篇以“悲”起,以“愁”结,中间的主体部分却只...
-
记念刘和珍君原文及其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原文及其赏析,,原文: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2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
-
记念刘和珍君讲解
记念刘和珍君讲解,,以关键字、词为抓手带入核心问题。从学生的接受心理来说,核心问题的出现必须有一个预热的过程。刘老师让学生用关键词概括文章的写作背景,由“黑暗”、“残酷”、“血腥””、“惨案”、“悲剧”等关键词带入课堂教学的核心问题:悲剧就是将那些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兼顾“学生主体、教师引导”,适度处理核心问题。刘老师高屋建瓴地提出核心问题:“惨案是悲剧,鲁迅所描述的、所表述的、所记录的这篇文...
-
高攀峰
高攀峰,,高攀峰, 环境工程系教师。高攀峰, 环境工程系教师。2001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2006年硕士毕业于湖南大学,2011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复杂体系中有机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发表论文数篇,其中SCI论文2篇。科研及教学成果:[1] Pan-Feng Gao, Zi-Xing Zhang, Xiao-Feng Guo, Hong Wang, Hua-Shan Zhang,...
-
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
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这段时间读了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样深夜,读这样的书,像是在品尝一场美味的人生盛宴,自得其乐。要将这种感觉说出来,还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了。它就像一面镜子,帮助我认识自我,了解自我,从而完善自我,驾驭自我,成为一个善于经营自己生活的成功者。漫漫人生路,它让我在看清来路的同时,更清楚自己在面对怎样的未来。“真诚地欣赏与赞美他人”是我读完此书最深的感触。...
-
背影998水黄瓜品种
背影998水黄瓜品种,,《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第三段),交代人物,叙述跟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