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稻香村必买的糕点
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一直都是游客喜欢去旅游的地方。每到节假日就会发现很多外地游客会来到北京旅游,看看这些知名的景点,然后带一些北京当地的特产小吃给自己的朋友。其实北京的小吃都集中在稻香村,当你想要带一点特产给自己朋友的时候,稻香村则是必须要去的地方。北京稻香村必买的糕点:山楂锅盔、蛋黄酥、麦丰椰丝球、枣泥酥、柚子布丁蛋糕。这几种都是稻香村非常知名的点心,来到了稻香村之后都必须要带回家给自己家人品尝的。
相关内容
-
圆明园读后感450个字
圆明园读后感450个字,,在大清时代,中国曾有过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圆明园。但沉迷于游山玩水的皇帝将这座皇家园林毁于一旦。由金铁木导演的,以法国传教士的立场拍摄的一部电影——《圆明园》就讲了这座园林的辉煌到烧毁。当法国传教士郎世宁进入清皇室7年后,他与其他画师一起设计了圆明园。可事实上,还 是皇帝设计了圆明园,画师们只画了皇帝的旨意。建造这座圆林的是深受历代皇帝信任的雷氏家族,其主要灵感...
-
记念刘和珍君概括小标题
记念刘和珍君概括小标题,,小标题:一、纪念烈士(悼念逝者)二、警醒庸人(唤醒民众)三、追忆生平(回忆烈士)四、叙述惨象(被难经过)五、追叙真相(还原真相)六、反思教训(铭记教训)七、肯定意义(激励猛士)《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
细米读后感300字三年级
细米读后感300字三年级,,《细米》这本书是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之一,描绘了稻香渡里的乡村男孩细米的成长。整册书文笔优美,乡村气息扑鼻而来,让人感觉一个纯朴的乡村男孩跃然纸上。“稻香村的一切都是那么平静。然而,有那么一天,大河上飘来一叶巨大的白帆,白帆下飘来了一群仿佛来自天国的女孩儿。这些从苏州城里来这里插队的女知青,给平静的乡村带来了一股新鲜而迷人的气息。”故事也就从这里开始了。细米本来是一个单纯...
-
记念刘和珍君二,四段原文
记念刘和珍君二,四段原文,,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
-
记念刘和珍君教材
记念刘和珍君教材,,《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记念刘和珍君》...
-
记念刘和珍君情感脉络
记念刘和珍君情感脉络,,第一部分:沉痛悼念交积悲愤控诉。第二部分:深情缅怀交积无情揭露。第三部分:深沉思索。《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
-
桂花雨曹文轩读后感
桂花雨曹文轩读后感,,这次,老师让我们读阅曹文轩大作家写的《桂花雨》。曹文轩是当代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江苏盐城人,的儿童文学作家,他写过的作品有《草房子》、《根鸟》、《青铜葵花》……其中深受喜爱的《草房子》写的也是相当不错,但,这次的《桂花雨》也让我读出了不同的感觉。读完《桂花雨》,我感受到了人民的淳朴善良。婉灵是个善良自爱的小女孩,但是这里的人都视她为不祥不洁之物,全都离她远远的,她没有一个朋友...
-
猎人海力布是中国民间故事吗
猎人海力布是中国民间故事吗,,是的。猎人海力布》属于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课文主要讲了海力布救小白蛇、救乡亲们这两件事。《猎人海力布》是一篇动人的民间故事,课文先写海力布平时热心助人,然后写他救了龙王的女儿,龙王赠给他一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最后写海力布为了挽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牺牲自己。赞扬了猎人海力布舍已救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故事梗概:善良勤劳的海力布是一位猎人,他每天辛苦出去打猎,回...
-
记念刘和珍君人物
记念刘和珍君人物,,刘和珍(1904年-1926年),江西省南昌人,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鲁迅于1926年4月2日在《语丝》发表散文《记念刘和珍君》,因被大陆收入中学语文课本而广为人知。其中有“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之名句用以悼念不幸身亡的刘和珍等人。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
-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高中水平
水浒传读后感1000字高中水平,,《水浒传》是中国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成篇小说,同时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所以,《水浒传》就必然有出彩之处使之流传千古。《水浒传》里的人物都描写刻画得生动传神,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深刻的感受到人物鲜明的色彩。例如:“花和尚”鲁智深。鲁智深他是一一个爱憎分明的人。在书中提到,鲁智深与九纹龙史进还有打虎将李忠在酒店喝酒的时候,遇上了苦命的金老汉和翠莲二人,在听了翠莲对于...
-
郑和远航是在哪一年
郑和远航是在哪一年,,首航:1405年7月11日(永乐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岁 奉成祖命,郑和从南京龙江港起航,经太仓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 .最远到达印度尼西亚爪哇岛。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昭颁赏,厚往薄来。” 意义:1、推行和平外交,稳定东南亚国际秩序2、震慑倭寇,牵制蒙元势力,维护国家安全3、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
-
记念刘和珍君原文及其赏析
记念刘和珍君原文及其赏析,,原文: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我说“没有”。她就正告我,“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这是我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2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
-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700个字
三毛流浪记读后感700个字,,1、国庆中秋七天长假里,我读了中国漫画大师张乐平先生的漫画作品《三毛流浪记》,书中三毛的悲惨命运深深打动着我。他在流浪生活中,做报贩,擦皮鞋,当学徒,受尽苦难,但始终不屈不挠,没有消失求生的勇气。2、三毛他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他骨瘦如柴,吃不饱,穿不暖,他没有躲避风雨,严寒酷的家,更没有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教育。其中有几幅漫画对我印象犹为深刻。一幅是“残羹剩饭”,...
-
女娲补天发生在哪个省
女娲补天发生在哪个省,,“女娲补天”具体发生的地点有很多种说法。甘肃秦安有娲皇故里,河南周口有女娲城,河北涉县有女娲之乡,山西泽州有女娲文化园,陕西平利县有女娲庙……这些地方都号称女娲故乡。女娲补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之一。女娲补天的故事和女娲造人的故事一样,都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相传远古时代,天塌地陷,世界陷入巨大灾难。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通阴...
-
记念刘和珍君黯然
记念刘和珍君黯然,,《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综观全文的思想意...
-
藩王和亲王的区别
藩王和亲王的区别,,古代将纷纷及臣服的国家称为藩国,与之相关的是藩王,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战功赫赫的臣子才会得到藩王这个称号,除此之外还有亲王,那么藩王和亲王的区别都有哪些呢?藩王和亲王的区别包含了以下罗列的几个方面,1、意思不同,藩王是拥有封地或者封国的亲王或郡王。亲王是中国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2、性质不同,藩王在性质上属于地方与独立君主之间的统治者。亲王在性质上属于中国古代皇室贵族中地位仅...
-
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读后感
乡土中国名实的分离读后感,,社会变动分为“社会继替”和“社会变迁”,二者同时存在。“社会继替是指人在固定的社会结构中的流动;社会变迁却是指社会结构本身的变动。这两种过程并不是冲突的,而是同时存在的。”继替就是继承接替,父母经商,子女继续经商。继替意味着有着同样手艺的前辈,都有权利教导。社会继替有个极大的弊端,那就是扼杀天赋,父亲的职业就是自己的职业,想要做其他工作,几乎是不可完成的任务。一是因为不...
-
记念刘和珍君论文
记念刘和珍君论文,,《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记念刘和珍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