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中心思想

《老山界》具体生动描写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成功地翻越老山界的故事;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面对重重困难,毫不退缩,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老山界地质地貌

老山界因原始森林茂密而得名,界顶面积约7公里。老山界原始生态林木密蔽,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山下以针叶林为主,半山以阔叶林和冷竹居多,海拔1400米以上地区为灌丛、草甸。

其中,阔叶林与冷竹共生的半山地段最具生态特色,植物在这里生长有着明显的层次,高高的阔叶林与低矮的冷竹连为一体,旺盛的冷竹在阔叶林中密蔽成帘,被冰雪压垮的树枝随处可见。穿行其中,茫茫雾霭遮天蔽日,莫辨东西。

老山界仅木本植物就达370多种,其中鹅掌楸天然群落最具保护和科研价值,另有三尖杉、马尾树、钟萼木、桂南木莲、凹叶厚朴等珍稀植物,保护类型为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

界板冷竹是老山界一著名景区,位于老山界定,由一片整体的石板和一丘冷竹林组成,石板长约600米,宽400米,其上茅草丛生,间有几十平方米裸露的光滑石板,石板边缘是冷竹生长区,其叶茂密,未经人工修葺,山下云海层层,乃天造地设之奇观。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第一方面军翻越老山界,一江西籍年轻战士因身负重伤掉队,被南哨绅团杀害于路旁,事后苗民杨老苗在战士身上发现银元一块,次日,逢南哨赶集,杨用银元换得铜钱一吊,买了香纸,邀众相邻将战士掩埋于小九当北面小山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