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5个问题

《老山界》5个问题:

1、为什么文章一开头要写“30里高的瑶山”?

2、请简要分析“虽然明知道前面粮食缺乏,我们还是把这袋子米送给她。”

3、文中“像春蚕……像波涛在澎湃”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4、文章用大量的篇幅来写与瑶民攀谈的事,是否离题?为什么?

5、怎样理解“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这句话。

答案:

1、答:瑶山有三十里高说明老山界山势高峻,暗示翻越艰难,为下文红军的不怕困难作了铺垫。

2、答:这句话写了红军尽力帮助瑶民,突出了红军对瑶民的深切关爱,和军民一家的深厚感情。

3、答:运用了排比和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耳朵里听到的不可捉摸的声响,体现了红军们乐观的精神。

4、答:没有离题,这件事突出了山路的崎岖,作者运用陪衬的手法深化了中心:红军长征是为了改变人民受苦受难的命运。

5、“叹息”指飞机发出的声音,既表现了敌人飞机对红军战士的无奈,又表现了国民党士兵对打内战的极度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