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二次备课

 1.能正确读写为、家禽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之处,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杨氏之子聪慧的具体表现

  教学难点:

  杨氏子的回答妙在哪儿

  教学过程:

  一聊愚人节导入:

  看窗外阳光明媚,阳春三月即将过去,后天4月1日,你知道是什么节吗?现在好多人利用着这个

节日开玩笑,来给生活找点乐子。然而玩笑不能开得太过分,为此沈老师送你们几句话:

  课件出示:

  (1)、精炼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别人沟通。

  (2)、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3)、机智巧妙的语言,可以摆脱困境或尴尬的局面。

  二.

  1.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感受杨氏子巧妙机智的语言的魅力吧。

  2.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本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生交流:孔君平开玩笑似的说,杨梅是

他家的果子。杨氏子机智巧妙地做出了回答。)

  3.师导:学古诗要理解字词句的意思,首先要读的有节奏,心里得明白什么地方该做停顿,才能读

得有味道。谁来第一个读?(其余同学仔细听:停顿是否恰当,字音是否准确,不当处家问号。)

  4.你有什么发现吗?(为和应的读音)(最有一句的停顿在家和禽的中间)

  5.讨论为什么应该分开来读。出示课件(两句不同的停顿)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6.老师小节:看来学古诗真得咬文嚼字啊!不同处停顿意思也居然不同。但学古文与现代文也有相

似之处。文中都围绕一个中心句来写,你能找到这个句子吗?这句话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7.生交流后出示中心句: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1)谁会读这句话,为什么这样读?(赞赏的语气)

  (2)其中的“甚”可以换成那些词?

  (3)那么杨氏子的甚聪慧表现在哪儿呢?(找句读)

  (4)想象孔君平夫当时是怎么逗他玩的,会是什么语气?什么神态?杨氏子回答是又是什么心理?

什么神态?

  (5)师生表演读:现在老师来客串孔君平,你们就是甚聪慧的杨氏子,准备好了吗?语气和表情

要到位哦!(连续3遍)

  (6)读着读着,你们为什么笑了?(生交流:这玩笑开得很有趣)

  (7)这玩笑开在那两个词语上?(生交流;此和君家各指什么?板书:杨梅杨家果)

  (8)让我们琢磨一下,孔君平要诱导杨氏子的意思是什么?(杨梅和杨氏子是一家人)

  (9)可是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就听出来了,怪不得文章开头说——(学生接)

  (10)杨氏子不仅会听,更会巧妙回答,从哪儿看出来?(玩笑开在哪两个词上)

  板书:孔雀——孔家禽

  师引: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其人之身。

  (11)如果当时面对孔君平的是你,你会如何回答?(生回答)

  (12)沈老师也替他着急,回答了这样一句,比一比和他的语气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岂闻孔

雀是君家禽乎?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3)比较这两句话的语气,你发现了什么?(同桌练读)

  (14)哪两个词用的得体,委婉,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个词看出他有足够的机智?

  小结: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他果然-——(生齐答。)

  这也应证了老师送你们的一句话:生读第3句——机智巧妙的语言化解尴尬的局面。

  三.语言训练,品味回答的'妙处。

  1课件出示:

  如此巧妙的回答:一妙在杨氏子回答得();二妙在他委婉地()了孔君平的说法,其实想告诉他

既然(),那么()。

  或如果(),那么()。

  2.同桌讨论,指名交流。

  3.如果来客姓杜,那你想替杨氏子怎样回答呢?(改姓黄,白等,学生练说)。

  4.老师小结:真不错,,看来我们也学会了机智又委婉地回答长辈的问话了。

  四推荐故事,当堂练习

  师: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还有这样聪慧的小儿故事,你想读吗?(见每课必练24页)

  1.学生练习,当堂交流{哪个孩子的表达妙?}

  2.老师总结:我们的母语的确魅力无限,有妙语连珠的语言智慧,有唇枪舌剑的语言战争,更有妙

笔生花的语言表达,让这样美妙的语言一直伴随我们的学习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