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十分钟试讲稿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讲述“曳尾涂中”(楚威王拜相)的故事。

讲完故事后,教师提问:庄子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毅力能拒绝诱惑?他到底追求怎样的精神境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庄子》中的名篇《逍遥游》,一同感悟庄子的大智慧。

二、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一)了解作者和文章背景

师请学生介绍作者,教师再进行补充:庄子(约公元前369- -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庄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逍遥游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二)朗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韵味。

3.教师点名请学生读课文,给予反馈评价,并相机题型学生注意个别字音,如鲲(kūn)、抟(tuán)、蜩(tiáo)、斥鴳(yàn)等。

(三)疏通文意

1.教师请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章大意,不懂的地方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2.教师检查反馈,并针对文章的中难以理解的语句,文章中的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和文言句式进行指导与点拨。如:

翻译重点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为:振翅奋飞,它的翅膀就好像天边垂下的云彩。)

(2)去以六月息者也。

(译为:是凭借六月的大风离去的。)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其……?表示选择,译为“是……呢,还是……呢?”译文: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地远而看不到它的尽头呢?)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奚以……为?表示反问,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译作:哪里用得着飞上九万里高空然后再朝南飞呢?)

通假现象: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

(2)三餐而反(反通“返”)

虚词和实词:

(1)怒而飞(怒:奋发)

(2)志怪者也(志:记载)

(3)以六月息者也(去:离开;以:凭借)

(4)则风斯在下矣(斯:则,就) 莫之夭阏者(夭阏:阻塞)

(5)之九万里(之:到……去)

(6)之二虫(之:这)

词类活用:

(1)水击三千里(水: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作动词,南飞)

古今异义词:

果然:古义:充实之状,文中为食饱之状;今义:表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