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原文及注释

词语注释

兵:兵器

善:好。

弊在赂秦:弊病在于贿赂秦国。赂,贿赂。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道:原因

或曰:有人说。这是设问。下句的“曰”是对该设问的回答。

率:都,皆。

盖: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为”的意思。

完:保全。

以攻取:用攻战(的办法)而夺取。

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地方。

其实:它的实际数目。

所大欲:所最想要的(东西),大,最。

厥先祖父:泛指他们的先人祖辈,指列国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祖辈与父辈。

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着霜露。和下文的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创业的艰苦。

视:对待

举以予人:拿它(土地)来送给别人。实际是举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厌:同“餍”,满足。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诸侯)送给秦的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也越厉害。奉,奉送。弥、愈,都是“更加” 的意思。繁,多。

判:决定。

至于:以至于。

颠覆:灭亡。

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来就应该这样。

“以地事秦······火不灭”:语见《史记·魏世家》和《战国策·魏策》。事,侍奉。

此言得之: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

终:最后。

继:跟着。

迁灭:灭亡。古代灭人国家,同时迁其国宝、重器,故说“迁灭”。

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国。

既:连词,既然

免:幸免。

始有远略: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这句中的“始”与下文“至丹”的“至”,“洎牧”的“洎”,“用武而不终”的“不终”,互相呼应。

义: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斯:这。

始:才。

速:招致。

再:两次。

却:使······退却。

洎(jì):及,等到。

以:因为

谗:小人的坏话。

邯郸为郡:秦灭赵之后,把赵国改为秦国的邯郸郡。邯郸,赵国的都城。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 革,改变,除去。殆,几乎,将要。

智力:智谋和力量(国力)。

向使:以前假如。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理数。皆指命运。

当(tǎng):同“倘”,如果。

易量:容易判断。

以:用。

礼:礼待。名作动。

食之不得下咽也 :指寝食不安,内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动。咽,吞咽。

势:优势。

而:却。

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

劫:胁迫,劫持。

日:每天,一天天,名作状。下文“月”同。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可以:可以凭借。

苟:如果。

下:自取下策。一本无“下”。

从:跟随。

故事:旧事,先例。

下:指在六国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