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8年
《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 ,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
序幕(第1—3段),介绍孔乙己活动的社会环境—鲁镇的咸亨酒店。
第一层(第4—9段),写孔乙己的身份、地位、经历、言行、性格,是小说情节的开端和发展。
第二层(第10—11段),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是小说情节的高潮。
第三层(第12—13段),描写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相关内容
-
孔乙己情节
孔乙己情节,,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这篇小说以一位不谙世事的酒店小伙计的口吻,不动声色地讲述着孔乙己的凄惨遭遇,貌似平淡轻松,实则蕴涵着深沉的批判力量。值得注意的是,叙述者“我”实际上又是以一位对社会人生有着丰富体验和深刻认知的中年知识分子的口吻,回忆着二十...
-
奥林匹克精神层面上的文化
奥林匹克精神层面上的文化,,《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奥林匹克运动,内容包括奥运史话、奥运组织、奥运比赛、奥运精神、奥运文化、奥运政治、奥运经济、奥运科技、奥运教育。下篇为中国与奥运,内容包括初识奥运、参与奥运、扬威奥运、申办奥运、筹办奥运、唱响奥运。《中等职业学校综合素养系列教材·奥林匹克精神与文化》中英对照,图文并茂,内容翔实。1、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精神信仰的回归。两千多...
-
孔乙己的主题思想
孔乙己的主题思想,,《孔乙己》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对孔乙己后半生几个悲惨生活片断的描述,成功地塑造了封建末世备受科举制度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国民当时的昏沉、麻木状态。《孔乙己》是近代文学巨匠鲁迅所著的短篇小说,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 ,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是一个在当时的社会中找不到自己...
-
孔乙己出自
孔乙己出自,,孔乙己出自鲁迅的《孔乙己》,最早发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号,后编入《呐喊》,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第二篇白话小说。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
-
孔乙己出生年月
孔乙己出生年月,,孔乙己年龄50岁左右 ,籍贯在鲁镇 学历是童生。孔乙己是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运动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描写一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孔乙己,他丧失了做人的尊严,沦落为小酒店里人们嘲笑的对象,从而暴露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孔乙己那可怜而可笑的个性特征及悲惨结局,既是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认为只有科举一条出路的悲惨命运的生动...
-
老人与海 小说
老人与海 小说,,1、《老人与海》是发生在二十世纪中叶古巴的一个小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呎,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
-
跑完马拉松后应该注意什么
跑完马拉松后应该注意什么,,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都开始追求健康生活,运动就是很多人健康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运动有很多种,最为常见的就是跑步了,跑步还分为长短跑,还有一种“超长跑”,也就是马拉松,全长超过了42km,每年都有大量的业余和专业的马拉松比赛。马拉松是一项对身体机能挑战很大的运动,需要有不错的体质和惊人的毅力,毕竟一般人走完全程都非常困难,我们在跑完全程后可以喝点含有电解...
-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吗
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吗,,《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
-
邓稼先300字小传
邓稼先300字小传,,邓稼先生于1924年6月25日安徽怀宁县书香门第之家。1945年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毕业时只有26岁,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放弃了美国优越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祖国.此后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与许鹿希结婚,许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德珩的长女。1956年,邓加入中国共产党。1...
-
水循环的四个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四个地理意义,,水循环指的是来自地球上所有不同地方上的水,然后通过自身吸收太阳的能量来改变自身状态并到地球上其他的地方。例如地面的水分被太阳蒸发成为空气中的水蒸气。很多人不知道水循环的四个地理意义是什么?其实解决这个问题也不难,答案是:1、水在不断地运动和转化的过程中使水资源不断更新。2、水循环维持了水的动态平衡。3、水循环可以进行物质的转移和能量的交换。它对于气候的调节很重要。4、具有搬...
-
哈姆莱特发生在哪国
哈姆莱特发生在哪国,,1、《哈姆雷特》发生在中世纪的在丹麦,取材于12世纪的《丹麦史》。2、《哈姆雷特》是威廉·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该剧以中世纪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作品代表着整个西方...
-
崇祯皇帝的儿子
崇祯皇帝的儿子,,皇长子,也就是太子朱慈烺,他的身份最尊贵,运气和遭遇也是最差。从大顺军中逃出后,可能是因为要寻找亲人,他回到了已经落入满清的手中的北京,找到了自己的外祖父周奎,寄居在了周家。并和自己的妹妹,那个被崇祯帝砍掉一只胳膊的长平公主重逢,兄妹俩抱头痛哭。然而周家人都是势力小人,哪里会保护安置这位烫手山芋?太子的舅舅周绎出面要刚安顿了两天的太子马上走人。在乱军当中吃够苦头的太子早就一肚子怨...
-
水浒传8个人物以及故事情节
水浒传8个人物以及故事情节,,1、林冲棒打洪教头林冲路过“小旋风”柴进府上,柴进见他是赫赫有名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心中大喜,厚礼款待。洪教头随后前来,此人极度傲慢,对林冲步步紧逼,引发了柴进的不快,再加上柴进想看下两人的本事,便安排了两人的比武,还设了25两银子的彩头。林冲迫不得已和洪教头比武。开始林冲让着洪教头,不用兵器和之争斗,但是洪教头不领情,结果林冲轻松击败了他。洪教头羞愧地离开了。2、...
-
琥珀形成的过程是什么
琥珀形成的过程是什么,,1、首先是从柏松树上分泌出树脂掉落在地上,树脂掉落地上之后会被深埋进土层里,树脂长期在地里埋着逐渐石化,经过大自然的冲刷、沉积,最终形成了琥珀。2、在大约4500-9900万年前,地球上存在许许多多的松柏科、豆科、南洋杉科等富含树脂的植物,这些植物分泌出来的树脂汁液受重力的影响,会滴落到地上,进而随着地质运动被掩埋到地下,之后在历经千万年的压力和热力作用,最终石化,形成了我...
-
离骚后半部分的浪漫主义的情节是如何展开
离骚后半部分的浪漫主义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离骚》(注:《离骚》篇名的意义,司马迁引淮南王说:“离骚者,犹离忧也。”班固解为遭忧,王逸解为别愁,二说虽不同,但都可以讲通。)是屈原的代表作品,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
-
阿Q正传开心话
阿Q正传开心话,,似乎《阿Q正传》里那个讲故事和发议论的“我”,就等于鲁迅本人,他在小说里全部的功能就只是传达鲁迅的自我意识。而事实上,详察作品文本,再关联鲁迅创作《阿Q正传》时的基本社会背景,讲述阿Q故事的这个“我”究竟是在完全代表鲁迅本尊,还是鲁迅根据他在创作当时所面对的客观对象和客观语境,着意设置、精心塑造的一个只闻其声而不见其人的小说中的特殊人物?这仍然是个可能耽搁了100年但还需要认真回...
-
哈姆莱特发生在中世纪的英国
哈姆莱特发生在中世纪的英国,,《哈姆雷特》创作的故事背景:当时是中世纪的封建社会,而故事发生在丹麦。该剧取材于12世纪的《丹麦史》。《哈姆雷特》写于17世纪初,该剧以中世纪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哈姆雷特》是借丹麦八世纪的历史反映十六世纪末和十七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
-
乡土情节形成原因
乡土情节形成原因,,魏晋南北朝文人乡土情结产生的原因:魏晋南北朝结束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局面,成为我国历史上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权分裂,战争频发,致使人们远离家乡亲人。正因如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留下了数量可观的文学作品,其中蕴含文人乡土情结的佳作艺术成就颇高。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文学作品并非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横空出世的,先秦两汉时期为此类文学作品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寻根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