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基础知识

要了解中国建筑,必须积累许多基础的知识,例如各部位构造材料的种类、结构的方法、工匠的专门技巧等,同时还要对中国传统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如家庭组织、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有了这些基础,才会明白为什么中国建筑的屋顶有曲线、屋架要层层叠高成抬梁式、屋檐使用斗拱、住宅和宫殿等配置成四合院的格局等等。

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综合性的反映,表现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即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屋顶上的瓦排成一道道的沟,让雨水很自然地沿着凹槽滑下来;最下端还有一个称之为“滴水”的瓦,目的是收集雨水,让它成帘幕状滴落下来。这一连串的接雨、导雨、排雨的过程,实则是一种顺其自然的设计。

中国式的梁架,用的是可以略有变形的直角榫头式屋架,这种屋架在地震来临时,会随之摇动,称为弹性结构。曲线使得一个形式有了生命与力量。

中国建筑经过漫长时期的经验积累,建立了一套完整而成熟的技术、形式和美学体系。匠师们顺应各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和民情风土背景,开创了丰富的中国建筑面貌。

建筑是一种立体的空间和造型艺术,能够现场参观或实际去使用,才是最深入的鉴赏方式。

古迹是一个时空背景的证物,有什么样的历史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古迹。建筑与生活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