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资格证考试科目
幼师资格证考试科目有《综合素质》和《保教知识与能力》,《综合素质》中职业理念知识占比15%,教育法律法规知识占比10%,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知识占比15%,文化素养知识占比12%,基本能力知识占比48%。《保教知识与能力》中学前教育原理知识占比31%,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占比33%,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知识占比36%。教师资格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幼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才能参加面试。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考生通过抽题、备课等环节,完成面试。
相关内容
-
杜兰讲述哲学的故事读后感
杜兰讲述哲学的故事读后感,,杜兰一直认为,一般分类历史写作法对于评价或批判人类整体的生活都有欠公正;历史的写作,一定要经纬兼顾,分析与综论并用;最理想的历史纂述应设法把每一时代、每一国家的文化、组织、发展和变动等整个错综复杂的现象都加以综述。他希望这部《文明史》永远能诱导出一点进取的精神,使我们能冲进文明史的致命深处。但很遗憾,在笔者草草的为着赶写论文而读其著作的过程中,并没有丝毫的领略到关于其内...
-
手不释卷的意思
手不释卷的意思,,手不释卷的意思指的是书本不曾离开过手指,主要是用来形容勤奋好学。最早是出自于三国时期曹丕的《典论·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在三国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人物,也出现过手不释卷的存在,就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大都督吕蒙,也正是因为他的手不释卷,后面才出现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典故。在使用的时候,主要是用来形容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望,业精于勤、孜孜不倦。不管是在求学时期...
-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
司马光好学文言文,,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所以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时,别的兄弟会背诵了,就去玩耍休息;(司马光却)独自留下来,专心刻苦地读书,一直到能够背的烂熟...
-
司马光苦读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苦读文言文翻译,,【译文】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朗诵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
-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500字
毕淑敏散文读后感500字,,我很崇拜毕淑敏,特别爱读她的散文集。有人这样评价她:在热闹而浮躁的文坛,毕淑敏似乎自立门户,不能把她归属于任何一个派别;她不以学问见长,也不以前卫的语言标榜;她不是江南的清山秀水,也不是草原上的黑骏马,她似乎是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走来,但又不全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她把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把人人都经历的事情写得妙趣横生。这种朴实无华的文风,很有一点“平淡而...
-
世界读书日:你不知道的书籍冷知识
世界读书日:你不知道的书籍冷知识,,一、【口传的活书】从人类语言的产生起,人们就开始借助于记忆力,把听到的话,牢牢记住,再对别人复述出来;或将心中的理想,个人的经验,借语言加以传播。这种目的及办法,与日后图书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称之为口传的活书。人类的记忆到底有限,有时更会走样,口传的活书,必然有许多缺陷。二、【绳串联】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书籍是商代刻有文字的龟甲或兽骨,距今已有3000余年。当...
-
司马光人物评价
司马光人物评价,,《说勤奋》课文中体现司马光是一个刻苦、勤奋好学的人;《司马光砸缸》课文中体现司马光是一个沉着冷静、果断、勇敢的人。《说勤奋》首先开门见山提出作者的观点: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然后通过司马光和童第周一古一今两个具体的事例,告诉学生: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司马光砸缸》讲述司马光用大石砸破水缸救出掉在大水缸里同伴的故事,出自于《宋史》。司马...
-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程目标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过程与发展: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知道老屋倒不了的原因,培养学生根据旁批预测故事发展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老屋的慈祥及乐于助人,体会小猫、老母鸡及蜘蛛的不易。重难点:会认会写本课生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屋倒不了的原因,培养学生根据旁批预测故事的发展能力。《总也倒...
-
1加到100等于多少
1加到100等于多少,,很多家长在小的时候就会培养自己的孩子学习奥数,这对于孩子的成长还是非常有好处的,能够提升孩子的逻辑思维以及算数能力。1加到100是常见的一道奥数题,同时也是最简答的一道奥数题,其实计算这个题目的话,需要用一些小技巧。1加到100就是相当于50个101,然后直接与之相乘就能够得到具体的数字了,答案就是5050。这么一看是不是非常的简单,如果你一个一个加的话,会浪费你很多的时间...
-
我为什么而活着爱情
我为什么而活着爱情,,《我为什么而活着》是《罗素自传》的序言,作者是伯特兰·罗素。本文是罗素的思想随笔,从中可以窥见思想家罗素的崇高思想境界和伟大人格。先后收录在江苏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5教科书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中 。作者简介:伯特兰·罗素出生英国,他2岁丧母,4岁丧父,由他的祖父把他抚养成人。他一生坎坷,命运多舛,但他始终坚强地生活。他一生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罗素追求爱...
-
人逢知己千杯少酒逢知己不言醉的意思
人逢知己千杯少酒逢知己不言醉的意思,,很多朋友对于中国的一些民俗文化知识都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却不太了解,不少人想知道的是,人逢知己千杯少、酒逢知己不言醉的意思是什么呢?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人们在遇到知己的时候,喝一千杯酒都还嫌少。而在喝酒的时候如果碰到了知己,是不会说自己已经喝醉了的。一般情况下会用这两句话来说明或形容性情相同的人在一起聊天或做事,两人之间会比较的愉快,不会发现时光的流逝。但是如...
-
论语十二章强调坚定志向
论语十二章强调坚定志向,,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第一章从学习方法讲到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的价值。学而时习之强调知识的学习需要自觉,不断实践。有朋自远方...
-
论语十二章而的用法和解释
论语十二章而的用法和解释,,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时常去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否竭...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二次备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二次备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情感目标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合乎逻辑的分析、求证。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教学重点...
-
芦花鞋以什么为线索
芦花鞋以什么为线索,,《芦花鞋》以“青铜”这个人物为线索。《芦花鞋》可用来给孩子打精神的底子和写作的底子。书有两种,一种是用来打底子的,一种是在打完底子之后再进行阅读的。《芦花鞋》是属于那种打底子的书,有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主要讲述了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自己一家人做的101双芦花鞋,到最后青铜甚至把自己脚上穿的芦花鞋也给卖了,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文章描写来自大麦地的兄妹情,刻上了他...
-
道德以什么为评价方式
道德以什么为评价方式,,道德的评价方式其中一种观点就是道德规范,而所谓的道德规范,简单来说就是人跟社会的一些行为规范,当然这些行为是要非暴力性的,像是传统的习俗以及内心的信念,还有社会的舆论等来维系的。道德规范在咱们国家已经是比较系统、精炼的了,这些道德规范有助于重要的考核,同时也对每个人立身处事很有帮助。像是个人的基本道德规范,比如说团结,友爱,敬业,奉献,爱国守法等等。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观点,则...
-
夏天里的成长50字的小练笔
夏天里的成长50字的小练笔,,青山绿水,芳草茵茵,青春朝气蓬勃,赛场英姿飒爽,运动赛场上你挣我夺,足球场上团队协作.教室里郎朗的读书声. 日出,窗外蝉鸣。一切拼搏,团结,互相激励的场面充斥着整个夏天. 这个夏天成长着,收获着知识。《夏天里的成长》是部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一课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 ,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
-
清平乐曹丹姝
清平乐曹丹姝,,原型为宋仁宗赵祯的第二任皇后慈圣光献皇后曹氏。慈圣光献皇后曹氏 (1018年—1079年11月16日),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枢密使周武惠王曹彬的孙女,尚书虞部员外郎吴安僖王曹玘的女儿,民间神话传说“八仙过海”中八仙之一曹国舅的姐姐。明道二年(1033年),郭后废,诏聘入宫。景祐元年九月(1034年),册为皇后,性慈俭,重稼穑,常于禁苑种谷、亲蚕。善飞帛书。其治理后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