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istj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
司马光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分为茔地、碑楼、碑亭、余庆禅寺等几个部分。在山西夏县城北15公里鸣冈,坟园占地近3万平方米,东倚太岳余脉,西临同蒲铁路,司马光祖族多人群厝于此。墓侧翁仲分列。宋哲宗御篆“忠清粹德之碑”额;碑文为苏轼撰并书,曾没于土中,后于杏树下掘出,遂名杏花埤,惜已剥蚀难辨。金代摹刻四石嵌壁,今仍完好。明嘉靖间,特选巨石,依宋碑复制,并建碑亭。东有守坟祠,再东为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敕牒 建香火寺余庆禅院,牒文刻石仍在寺后。寺内有大殿五间, 殿内现存大佛三尊,西壁罗汉八尊,为宋塑风格。历代碑古二十通,记载坟园沿革。
相关内容
-
司马光的品质
司马光的品质,,1、诚信:司马光自五、六岁开始,就不再说谎,一生诚信。2、勇毅:司马光砸缸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勇敢、果断。3、好学:为其成为一代大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淡泊:小时后长辈会给他穿华美的衣服,他总是害羞脸红而把它脱下。拓展: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
-
司马光欧阳修
司马光欧阳修,,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
-
名著读后感250字
名著读后感250字,,《昆虫记》这篇著作是法国著名困中加法布尔耗费毕生心血才完成的。这本书里介绍了毛虫、蝉、鞋子、蟑螂等几十种昆虫。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蝎子《白蝎自杀之谜》这一节。有人说,蝎子遇到危险就会自杀。于是,作者就做了一个实验。他用烧红的木炭围成一圈火墙,然后把一只白蝎子放进火墙里。热浪烤在蝎子身上,它倒退着卷成钩子,一会儿伸直,一会儿弯曲,动作快极了,使人看不清楚。突然,它一阵...
-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
司马光砸缸文言文,,1、司马光砸缸的文言文是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2、译文: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年一样(古代成年指弱冠,16岁,并非如今的18岁)特别喜欢听人讲《左氏春秋》,了解其大意后回来讲...
-
司马光200字
司马光200字,,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
-
司马光个人简介
司马光个人简介,,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 ,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佑元...
-
司马光破瓮救友文言文翻译
司马光破瓮救友文言文翻译,,1. 破瓮救友文言文翻译加注释破瓮救友(原文)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书不释手,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宋史·司马光传》(译文)司马光7岁时,已经像成人一样庄重。听人讲《左氏春秋》,特别喜欢,了解其大意后回来以后讲给家人听。从那以后,他对《左氏春秋》喜欢...
-
躬身垂范是什么意思
躬身垂范是什么意思,,躬身垂范的意思是,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品行端正,给他人做出表帅,用行动来教育他人。【名言】(1)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出处】《宋史·宋庠传附宋祁》【大意】自身不作表率,别人就不会服从;不以自身为先,别人就不能相信。(2)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出处】《论语·子路》【大意】如能端正了自己,对于处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不能端正自己,怎么能纠正...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出自哪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出自哪里,,相信很多人都学过“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但是很多人都很好奇它出自哪里呢?其实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出自《文心雕龙》,这本著作是我国南朝时期的理学家和文学评论家刘勰编写的,《文心雕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性的文学理论著作,它传承了儒家和道家的美学思想,全书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只有演练了数千次的乐曲才可以理解音乐真...
-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什么意思
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学习方面不能好高骛远,不能超越次第,应该是要循序渐进的,不要超越一定的阶段来学习,简单来说就是不能拔苗助长,这句话其实是出自战国后期《礼记》之中的《学记》。这是一篇比较有影响力的古代教育类的论文,也可以说是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教学方面的相关著作。关于这部作品的作者,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一些作品,这篇文章的文字特别的言简意赅,但是又非常的生动...
-
登高而招
登高而招,,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此句出自荀子的《劝学》。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
-
周亚夫军细柳出自于哪
周亚夫军细柳出自于哪,,周亚夫军细柳出自《史记》。《周亚夫军细柳》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载于《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这篇文章讲述了周亚夫驻扎细柳营时,汉文帝刘恒慰问军队的事。《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
礼记二则作者简介
礼记二则作者简介,,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做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礼记》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
-
读孟子后的收获和感想
读孟子后的收获和感想,,感触最深的是《告子上下》这篇,在阐述行善论的学说。第一,人性本是善。孟子说:“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有无不下。”人的性善,是普遍的共同属性。 首先,孟子性善说的第一个问题,是没对“善”做出清晰界定。在其著作中,无法找到善的确切含义,对善的所指需要通过相关论述去把握。张奇伟提出,之所以能使不同观点的人在不做界定条件下同以善恶谈人性,是由于人们对善恶指代已取得...
-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意思
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意思,,“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这句话出自于一部集先贤警策身心的语句的著作,这部著作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内容有处事类、学问类、从政类、齐家类等,那么“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意思是什么呢?“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的意思是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读书,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教育子女了。这句话中至的意思是大、最,这是一个副词。乐的意思是快乐,莫如的意思是不如,要的意思是重要,教子...
-
制图六体是魏晋时期的谁提出的
制图六体是魏晋时期的谁提出的,,当我们在学习地图或者编制地图的时候,是离不开测绘学的,测绘学有很多的分支,其中地图制图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他们主要应用于地图学这个学科,比如我们平常学习的关于地图的作用,还有分类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在古代的时候,也有很多地图制图学的著作,那么制图六体是魏晋时期的谁提出的呢?制图六体是魏晋时期的裴秀提出的。裴秀不仅是魏晋时期知名的大臣,而且还是著名的地图学家,他在...
-
虽有佳肴还是嘉肴
虽有佳肴还是嘉肴,,虽有嘉肴一文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文章表示出“教”和“学”是息息相关的。出处:《礼记》,相传西汉梁国人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阐述的...
-
蛙读后感题目
蛙读后感题目,,《蛙》读后感读完了两遍莫言著作《蛙》,每一次读完都是不一样的收获,第一次读完后我想的是陈鼻,第二次读完后我想到的是姑姑。这次读完《蛙》我合上书脑子里谁都没有出现,似乎一切很朦胧,也像是在思考什么。一开始我真的觉得挺好看的,所以才会坚持看下去。看到姑姑的执着,心里既是敬佩又是难以理解,这么坚持的一个人,坚持是不是意味着少了很多人情味?看到王仁美死了,我哭啊,半夜三更在自个床上拿了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