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环境分析

环境描写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阿Q正传》里的环境描写多是社会环境描写。

阿Q所生活的村庄叫未庄,是一个封闭、落后、封建、愚昧的江南村镇,是阿Q一生活动的主要场所。未庄人的生活场景的特点就是未庄这一环境的突出特点。在未庄,破庙、尼姑庵、戏台、茶馆构成了未庄的生活物质基础;吃茶聊天,听戏赌博构成了未庄人的娱乐常态;赵太爷、赵白眼、“假洋鬼子”、王胡、小尼姑构成了未庄的社会各阶层。这一环境使得未庄人因循守旧、不理解革命,也使得阿Q“精神胜利”和欺软怕硬。总之,未庄是中国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广大农村的典型环境的写照。

小说还写了未庄以外的场景,即“城里”。“城里”的描写,鲁迅先生是通过虚写结合的方式来表现的。阿Q进城后,做了偷儿后,所见所闻的“革命”的是虚写;阿Q被杀前,看客围观,是实写。作为未庄之外的“大圈子”,它同样具有未庄的特点:麻木因循,具有看客心态。——要说区别只不过是做鱼时未庄人用葱末而城里人用“葱段”。除此之外,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投射在“城里”这一环境中,使读者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投机革命的人、混水摸鱼的人、凶残恶毒的人、愚昧无聊的人。总之,“城里”是中国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广大城镇的典型环境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