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的意象

《春江花月夜》中,核心的意象是:“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集中体现了人生最动人的良辰美景,构成了诱人探寻的奇妙的艺术境界。

春、江、花、月、夜这五个字,本身就足以唤起柔情遐思。同样是五个字,在陈后主的笔下,只能是绮艳浅薄的吟风弄月,如《玉树后庭花》诗句:丽宇芳林对高阁,新妆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而在张若虚笔下则完全不同,其根本的差别就在于诗是沉湎于肤浅的感官刺激与享乐,还是追求深刻的人生体验。

扩展资料:

从诗的结构上说,《春江花月夜》不是单纯的一部曲,而是有变奏的两部曲。在前半部分,诗人站在哲学的高度上,沉思着困扰一代又一代人的根本问题。与众不同的是,张若虚将这一沉思放到茫茫宇宙的寥廓背景之上,放到春江花月夜的无限迷人的景色之中,使该问题的提出,显得气势恢宏,能更加令人困惑、也更令人神往。

诗的结尾最有意味,照应题面, 逐字收拾“春江花月夜”五字。花落春老,海雾蒸腾,隐没斜月,而相隔天南海北的人不知在哪里?“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尽管如此,仍然有人要踏上归乡之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这个结尾之精彩,就在于诗人写够了人世间别离的痛苦后,又留下了回合团聚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