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情评课稿

听了徐老师执教的《田园诗情》后,如诗如画的荷兰让人十分神往。

丝绒般的绿草原,辽阔无垠。神态各异的奶牛,膘肥体壮的骏马,以及羊、猪、鸡在碧绿的低地上悠然的游憩,其乐融融。无垠的碧野上,-切都是那么的自由、和谐与安宁。夜幕降临,荷兰更是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在徐老师的引领下,荷兰如画的风光就如此鲜活的呈现在大家的眼前。这是一节凸显语文本色的好课。

语文的本色是什么?就是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指导学生听语文、说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徐老师的这节课凸显了以下语文本色。

1、读为主线,循"文”品悟。

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读"是第一位的, 学生读的过程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是与课文人物、与作者展开的一种心智交流的过程。要 想将语文课上得精彩,就应该给学生-片充分读的天地。本课中, 师生一起起沿着作者的思路,即课文的文路,先走进印象最为深刻的画面---奶牛图,然后再走进骏马图、牲畜图、夜晚图、傍晚图,思路清晰,学路明晰。在学习“奶牛图”时,由于设计精心,引导巧妙,层层推进,三读“奶牛图”,读出了奶牛的悠然自得,读出了绿草原的和谐与安宁,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获得语感,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随"文”练说,读说相融。

课堂上,怎样才能出现心潮涌动的格局?教师如果能遵循课文的情感脉络以及文体特点,找准课文生长点,把说、写的训练挤进课堂,就能给学生多-次习得语言的机会,习得作者的表达技巧。在学习奶牛图图时,三读奶牛图后,徐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说话练习:奶牛还有哪些不同的动作和神态,请你想一想,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

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文本拟人化的写法,来写写奶牛其他的动作及神态。写什么,怎么写,要求很清楚,让学生写有收获,写有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