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外举不避仇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的意思是推举人才,在外,不避开自己的仇人,在内,不避开自己的亲人。

这句话是来源一个晋平公和祁黄羊的故事,出自《吕氏春秋》。

整个故事是说晋平公2次问祁黄羊,举贤官员。

第一次晋平公问祁黄羊:“谁能出任南阳令呢?”

祁黄羊听到后,毫不犹豫地举荐了解狐。祁黄羊的杀父仇人。到任后,果然不负众望,政绩突出,深受举国之人赞赏。

第二次,问:”谁能担任国家军队主帅呢?

“祁黄羊不假思索地推荐了祁午,他自己的儿子。

所以有了”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这句话。这句话也告诫人们,应该以大公为重,为国家着想。

古文: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