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推车读后感200字

《手推车》写于1938年,是作者艾青从东部流徙到中国的大西北过程中所作的一首诗。在这一年之前的1937年7月7日,日本开始全面进攻中国,全面的抗日战争也开始了。也正是这样的写作背景,诗中表现出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和忧患之情。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行,但却已经勾勒出了一个真实的,苍凉的,带有深深伤痕的北国土地的形象,那是个令人心痛的情景。战乱、国家的软弱就如北国土地那干裂地面上深深浅浅的裂痕,遍布大地,难以愈合。全诗十分简洁,语言洗练,没有任何一句多余的话。在意境与词语的运用上十分统一,全诗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哀的氛围。如“无数的枯干了的河底”、“发出使阴暗的天空痉挛的尖音”、“寒冷”、“悲哀”、“贫穷”、“灰黄土层”等等。每一个准确而沉重的词句都蕴含着历史的苦难的实感。

车辙下的伤痛深深浅浅,但车辙下的希望也不容忽视。我们在记住伤痛的同时,更不要忘记了帮我们取出伤痛的那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