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高考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1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的诗歌,共305篇,手法上有“赋”“比”“兴”三种。
B.诗歌开篇四句写人们呼朋引伴,一起去采芣苢。前两句表现出发前兴致盎然的样子,后两句流露出将要采到芣苢时的喜悦心情。
C.诗歌中间四句中“掇”“捋”两个字不但写出了芣苢的不同长势,而且使人想象出忙碌的场景以及人们采摘芣苢时娴熟的技巧。
D.诗歌最后四句具体描写人们采摘的芣苢越来越多,于是用衣襟兜芣苢,“袺”“襭”两个字直接写出了人们采摘芣苢的敏捷灵巧。
13.诗中“采”“有”“掇”“捋”“袺”“襭”六个字能够调换顺序?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案:
12.D项,“两个字直接写出了人们采摘芣苢的敏捷灵巧”错误,“袺”“襭”两个字直接写出了人们盛放芣苢的动作,间接突出人们采摘芣苢的敏捷灵巧。
13.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首先是“采”,采摘之后才“有”,这是概略地叙述采集劳动;然后是“掇”“捋”,是对采芣苢动作的具体描写,或采摘,或捋取,真切又生动;最后是“袺”“襭”,或是手提起衣襟兜着,或是一腰带掖起衣襟来兜着,都是对盛放芣苢的具体描写。切合劳动过程,既是源自生活,又深具艺术匠心。
相关内容
-
芣苢原文
芣苢原文,,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有人觉得用前一种解释重复过甚,故取第二种。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
-
芣苢原文及翻译
芣苢原文及翻译,,《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译文】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去采了来。采了又采车前子,采呀快快采起来。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枝一枝拾起来。采了又采车前子,一把一把捋下来。采了又采车前子,提着衣襟兜起来。采了又采车前子,别好衣襟兜回来。《周南·芣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
芣苢教案
芣苢教案,,教学目标:1.明确赋的写作手法。2.赏析诗歌使用动词的妙处,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体现出来的劳动热情和欢欣。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重章叠唱的艺术手法,明确诗歌中动词的使用妙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分钟“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圣人以为不习《诗》,都没法子说话,一开口就是鄙陋庸俗。它的语言方式就是谦谦君子雍容揖让的典雅之风。我们已经通过《关雎》和《蒹葭》倾听了先民的歌唱,领...
-
芣苢拼音
芣苢拼音,,fú yǐ 芣苢 。《周南·芣苢》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曲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诗中写出了整个劳动的过程和场面,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全是重章叠句,仅仅只变换了少数几个动词,其余一概不变,反复咏唱,以鲜明轻快的节奏、和谐优美的音韵,抒发了纯真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人物的欢快情绪和赞美劳动的主题。《诗经》中的民...
-
雨霖铃教学反思
雨霖铃教学反思,,诗词赏析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诗歌教学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实效性,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内容。在上完《雨霖铃》后,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课教学中的所得所失。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以词作的内容把握和情感体验为重点,以诵读、品味为手段,力图通过意境的创设以和师生共同感悟达到预设情感体验目标,同时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主要设计了“重朗读,抓意象,品...
-
延安,我把你追寻评课意见
延安,我把你追寻评课意见,,《延安,我把你追寻》评课意见第二单元的课文以“革命情怀”为话题,第一篇课文是《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但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内涵,对学生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毕竟那段历史老师只是从书中了解一点,对学生还说就更陌生了,加之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较少,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难度很大。老师只有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采用讲授、灌输式的学习方式。...
-
诗经两首高一必修二翻译
诗经两首高一必修二翻译,,《氓》【译文详览】农家小伙笑嘻嘻,抱着布匹来换丝。原来不是来换丝,找我商量婚姻事。我曾送你渡淇水,直到顿丘才告辞。并非我要拖日子,你无良媒来联系。请你不要生我气,重订秋天作婚期。我曾登那缺墙上,遥望复关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见人,心中焦急泪汪汪。既见郎从复关来,有笑有说心欢畅。你快回去占个卦,卦无凶兆望神帮。拉着你的车子来,快用车子搬嫁妆。桑叶未落密又繁,又嫩又润真好看。唉呀...
-
说木叶暗示了什么
说木叶暗示了什么,,林庚所著的议论性散文《说木叶》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它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为读者讲述了古诗中“木叶”这一意向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木叶“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最早出现在屈原《九歌》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木叶“中”木"就是树的意思,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有暗示意义,可让人联想到秋天的落叶,给人以落寞之感,营造凄清的艺术格调。《说木叶》鉴赏诗歌是激情和想...
-
氓第一段内容概括
氓第一段内容概括,,第一章是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基本:《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此诗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诗分六章,每章十句。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
-
诗词五首教材分析
诗词五首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在熟读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2.品析诗歌的语言,欣赏诗歌的语言美。3.揣摩诗歌的内涵,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第1课时 《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导入新课我国的古典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名篇佳作浩若繁星,反映战争的作品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古至今,战争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主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十五从军征》,了...
-
氓18个虚词整理
氓18个虚词整理,,实词:氓(民、百姓)、愆(拖延)、贿(财物)、耽(沉溺)、姝(美丽)。虚词:将子无怒(请、愿)、静言思之(音节助词)、王于兴师(助)。《卫风·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诗歌。此诗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
-
诗经两首实词虚词整理
诗经两首实词虚词整理,,常用实词和虚词,注意加线词的古今用法①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②乘彼垝垣,以望复关。③既风复关,载笑载言④体无咎言⑤以我贿迁⑥匪来贸丝⑦于嗟鸠兮,无食桑椹⑧于嗟女兮,无与士耽⑨女之耽兮,不可说也⑩淇水汤汤,渐车帷裳⑾女也不爽,士贰其行⑿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⒀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⒁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⒂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⒃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
-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教案
诗词曲五首十五从军征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乐 府诗的文学常识,掌握诗歌内容。2.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3.领会诗歌抒发的悲凉凄苦 之情,深刻体会长 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重点 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难点 领会诗歌抒发的 悲凉凄苦之情,深刻体会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战争是无情的...
-
谈中国诗中西方诗的异同
谈中国诗中西方诗的异同,,1、中国的诗歌是微妙而微妙的,而英国和美国的诗歌则更奔放,更富于情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爱情方面,中国和西方诗歌的特点可以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2、中国诗人把爱情描述为“只在眉毛下”,但在我的心里,总是不表达那种爱,而西方诗人则吟诵着“你是我的太阳,爱火我是焦虑的”。这种直言不讳的中国人是很难接受的,差异的本质在于彼此的审美取向不同。3、此外,中国诗歌主要是赞美主的,而...
-
离骚和国风并称什么
离骚和国风并称什么,,离骚和国风并称"风骚"。风骚,《诗经·国风》和《楚辞·离骚》的并称。它们同被视为汉族诗歌发展的源流。对后世汉族文学影响深远,“风”指十五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后比喻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后风骚用为诗歌的总代称。《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
-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翻译
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翻译,,意思是纤薄的云彩在天空里面不断的变化着,天上的流星也传递着相思的那种愁怨,遥远无边的银河,今夜我悄悄的度过。这句话是出自宋朝时期秦观所写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这首诗借用了古代的神话传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来指人间的那些悲欢离合。其实这首诗应该属于咏七夕的一首词,它的起句就写了七夕的那种抒情的氛围,尤其是牛郎织女的故事特别的悲,但是特点又非常鲜明,而且这种悲欢离合...
-
离骚与国风并称什么
离骚与国风并称什么,,《离骚》和《诗经·国风》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它们同被视为中国诗歌发展的源流。对后世中国文学影响深远。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国风》是收集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包括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十五个诸侯国的民间歌曲。扩展资料1、《离骚》此诗以诗人自...
-
春江花月夜是高中几年级的课文
春江花月夜是高中几年级的课文,,高中语文人教选修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第1课:《春江花月夜》《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一本选修课教科书.它是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相配套的.是人教版的选修科目,立足于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为了突出文言文学习中鉴赏的重要性,让学生感到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这本教材打破了一般以文学史顺序或作家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