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 陈炎读后感

陈炎《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读后感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资源》着眼于现状的分析,两两比较,从文化结构到具体领域比出两者的差异短长。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极其浓厚的集体主义特点,它所提倡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结合。在集体主义的作用下,在个人利益与团体利益相冲突时,个人利益必然会为团体利益让步,以此得到利益最大化。在农耕文化的条件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基本上是相统一的,个人的收益与集体利益息息相关,只有维护了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能得以保障,进而逐步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

商品经济所追求的利益最大化,在这种基础上,西方文化中出现金钱崇拜。与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不同,西方商品经济中的形成了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模式。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商品经济的竞争性无处不在。在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趋势下,西方文化中的合作性是短暂且是以利益为前提的,只有双方有共同的利益,才会有阶段性的合作。合作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为谋取更大化的利益而产生的。

西方文化主张的个性,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道义凌驾于个人价值之上,个人价值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而是一种自我选择。没有道德伦理的约束,个人价值的选择和如何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完全是自我选择。而这种选择是在张扬个性,高度个人自主的基础之上,从而形成的西方文化中多元化的特点。西方文化的价值体系,主张一切价值均以人的利益为中心,个人本身就具有最高价值,或者说,个人价值本身就是个性的自我实现,个人是生活的最高目标。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合成,社会是达到个人的手段,一切个人在道义上都是平等的。在面对利益冲突时,这种过度的个体化,会忽视整体性,难以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导致矛盾更加突出。当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开始逐步认识到,在个人主义的主流思想下,社会因为过度强调个体而忽略整体性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