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奶酪是寓言故事吗
![一块奶酪是寓言故事吗](https://www.zdzd.net/z/no/72.jpg)
不是,是童话故事。
《一块奶酪》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叙述了蚂蚁队长在搬运食物时抵制奶酪渣的诱惑,不搞特权,把奶酪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蚂蚁的事,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
《一块奶酪》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总写蚂蚁队长对搬运粮食的蚂蚁下令不许偷嘴,自己也不例外。
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面对一块奶酪渣的诱惑,蚂蚁队长以身作则,遵守纪律,让最小的蚂蚁吃掉了那块奶酪渣。
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蚂蚁们干劲更足,终于把奶酪搬回了洞里。
《一块奶酪》重点句子解析:
1.就在这时,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大奶酪。那块奶实在太大了,他左抬抬不起,右搬搬不动,只好叫来七八蚂蚁当助手。
蚂蚁队长自己抬不动,需要七八只小蚂蚁帮忙,这块奶酪可真大啊!“只好”一词用得非常准确,既说明了蚂蚁队长的无可奈何,也强调了奶酪的大。
2.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
心理活动描写。写出面对这点奶酪渣蚁王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3.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动作描写,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的举动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也鼓舞了其他蚂蚁。
相关内容
-
骑鹅旅行记(节选)分段
骑鹅旅行记(节选)分段,,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4):尼尔斯发现自己变小以后想去找小狐仙讲和。第二部分(5—29):尼尔斯想寻求动物们帮助找到小狐仙,可是谁都不愿帮他。第三部分(30—48):男孩尼尔斯在墙头上听见家鹅和大雁的对话,为了不让父母伤心,扑上了即将飞走的雄鹅。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
-
芦花鞋分段小标题
芦花鞋分段小标题,,《芦花鞋》的小标题是织鞋(制作芦花鞋)、卖鞋(坚持卖芦花鞋)、买鞋(卖完芦花鞋)、送鞋(卖脚上的芦花鞋)。主要内容:青铜一家编织了一百零一双芦花鞋去卖,青铜先是卖出了九十双,然后自己穿了一双,继续去卖鞋,结果剩下的十双也被买走了。青铜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喜欢芦花鞋的顾客,他最终脱下自己的鞋朝那人追去。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8):写青铜家为了增加家里收入,利用冬闲,编织了一百零一...
-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只有一个地球》课文主题:本文采用科学小品文的形式,运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地球虽然美丽,但在宇宙中是渺小的,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是适合人类生存的唯一星球,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只有一个地球》课文分段:第一段(1-2自然段):说明地球是人类...
-
一块奶酪是安徒生童话吗
一块奶酪是安徒生童话吗,,《一块奶酪》是一篇情节生动、富有悬念的童话故事。讲述了蚂蚁队长 ,让小蚂蚁们搬运粮食时,不小心划掉了奶酪一角,最终蚂蚁队长战胜了自己想偷嘴的心理,命令最小的蚂蚁吃掉奶酪咋,赞扬了蚂蚁队长 以身作则,自觉遵守纪律,爱护幼小的品质。《一块奶酪》是三年级上册语文中的一篇课文,文章作者辛勤,男,笔名良驽,木兰。云南昆明人。1939年9月7日生于昆明一户农家茅屋。1956年开始发表...
-
社戏分段赏析
社戏分段赏析,,第一段:(1-3)回乡消夏.写“我”在平桥村受到小朋友的热情接待,过着自由的生活.第二段:(4-21)坐船看戏.写“我”和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情景.第三段:(22-30)偷吃蚕豆.写看社戏后返回平桥村途中偷吃罗汉豆的经过.第四段:(31-40)公公夸奖.写第二天偷吃罗汉豆的事被揭穿,六一公公送豆的情景和“我”对看戏、吃豆的思念.社戏原文欣赏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
-
青山不老的作者
青山不老的作者,,《青山不老》是梁衡创作的散文作品。本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位山野老农用15年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课文分段:第一段 (1): 描述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景观和一幅喜人画卷。第二段 (2~5):主要写老人改造山林...
-
像山那样思考分段解析
像山那样思考分段解析,,《像山那样思考》段落划分如下:1、第一段:1-3自然段段意:借助一声狼嗥而引起的反应,将深刻的生态伦理表达出来。2、第二段:4-9自然段段意:讲述狼被猎杀的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后留下的生态恶果。3、第三段:第10自然段段意:启示人们在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意识。《像山那样思考》出自:《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作家、“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创作的一则随...
-
红楼春趣内容概括50字
红楼春趣内容概括50字,,《红楼春趣》记叙了贾宝玉和众姐妹、丫头们在大观园放风筝的经过,突出了他们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表现大家对大观园美好生活的热爱。《红楼春趣》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交代了放风筝的起因第二部分(2-5):写众人放风筝的场景。文中春趣的表现:(1)黛玉提议放风筝,小丫头们急忙七手八脚地去拿风筝,准备放风筝的工具。(2)众人都拿自己的风筝来放,独有宝玉的风筝飞到房子那么高便落下来了...
-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读后感50字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读后感50字,,读完《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我被肖邦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深深地打动了。作为祖国花朵的我们,应该像肖邦一样热爱祖国。《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主要内容:本文写波兰音乐家肖邦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在国外他不忘国耻,投入到音乐创作之中,在他弥留之际,他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课文分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波兰被欧洲列强瓜分,肖邦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
-
青山不老分段意
青山不老分段意,,《青山不老》文章的第1自然段是写景,引入故事的讲述。2自然段的“山沟所处的大环境”,第3自然段的“院子里的小环境”,第4自然段是“不紧不慢地说着”和“恭敬地补充着”,即讲述了造林的成就;第5自然段是“到沟里去看树”,描绘了看树时的景、老人说的话;第6自然段是“道别”,写道别时看到的情景和感想。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点题,抒发情感。中心思想:老人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
-
美丽的颜色内容概括50字
美丽的颜色内容概括50字,,《美丽的颜色》的主要内容:居里夫人和丈夫比埃尔·居里在条件艰苦的棚屋工作,通过艰苦努力,两人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发现了镭的“美丽的颜色”。《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被选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美丽的颜色》的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6段),集中描绘简陋、恶劣的工作场所环境。第二部分(7—19段),记述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的科研工作。第三部分(20—26段...
-
装在套子里的人38段到40段
装在套子里的人38段到40段,,38-40段: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分段: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将课文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1—5段)。第二部分: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6—37 段) 。决定结婚→漫画事件→骑车事件→当面交锋→婚事失败。第三部分: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38—40 段)...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1.12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1.12段,,《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分段概括段意:第一部分(1~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即实验)。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1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2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3层(11~12段):指出中国学生偏于理论,轻视实验,偏于...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8.9段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8.9段,,《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分段概括段意:第一部分(1~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即实验)。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1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2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3层(11~12段):指出中国学生偏于理论,轻视实验,偏于抽象...
-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1、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共有3个自然段。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分段概括是分成三段的,第一篇短文的第一部分(1-6段),由在南极洲发现了恐龙化石引出本文的核心议题:“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第二部分(7-12段),介绍“板块”学说。第三部分(13-15段),再次点明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是“板块”学说的有力证据。而第二篇短文第一部分(1-5段),由恐龙的...
-
说木叶分段
说木叶分段,,1.第一至三段为第一部分,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2.第四至六段为第二部分,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3.第七段是小结,强调理解“木”的艺术形象的重要性。而全文的中心则是通过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落叶”与“落木”、“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
-
屈原节选分段
屈原节选分段,,屈原这篇课文共12段,可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至第3段),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这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1段),写屈原的身份、才识第二层(第2段),写上官大夫嫉贤进谗和怀王信谗,屈原被怀王疏远。第三层(第3段),写屈原创作《离骚》的缘由以及对《离骚》的高度评价第二部分(第4至第10段),写屈原由见“黜”而见“迁”。第四部分(末段),写屈原死后的影响。...
-
说"木叶"分段
说"木叶"分段,,《说“木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1-3段): “木叶”形象为诗人钟爱关键在于“木”字。第二部分(4-6段):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及原因。第三部分(7段):“木叶”与“树叶”一字不同,艺术形象相差千里。《说“木叶”》每段概括:1、第一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文章举了谢庄《月赋》、陆厥《临江王节士歌》、王褒《渡河北》为例。2、第二段,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