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八年级下册
要点一:作者介绍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小说《呐喊》、《彷徨》,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坟》、《二心集》等。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
要点二:重点字词
归 省( xǐng )行 辈( háng )惮 ( dàn) 絮 叨( xù dao)怠 慢( dài) 撺 掇(cuān duo)凫 水(fú) 潺 (chán)歌 吹(chuī) 蕴 藻( yùn zǎo)家 眷( juàn) 皎 洁( jiǎo)漂 渺( piāo miǎo) 纠 葛( jiū gé)
要点三:社戏
“社”, “礻表示祭祀,“土”是土地神。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叫“社”。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按照我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在绍兴地区,后来发展为以演戏的形式祭祀,这时候演的戏就称为“社戏”。通常演出于庙台或野台,也有把戏台搭在河水里的,观众岸上、船上都可以看戏。
相关内容
-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要爱国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要爱国,,“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意味着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科学知识是无国界的,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斗鱼自己的祖国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知识的运动也必须服务于自己的国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广大海归学者有着赤忱的爱国情怀、雄厚的经济实力、丰富的智力资源、广泛的商业人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
-
白杨礼赞茅盾作者介绍
白杨礼赞茅盾作者介绍,,作者简介: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汉族,浙江嘉兴桐乡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是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毗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里成就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
-
中国石拱桥好句摘抄
中国石拱桥好句摘抄,,1.赵州桥横跨在交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在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2.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3.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于河面平行。4.每两个石拱之间有...
-
济南的冬天以什么为主线
济南的冬天以什么为主线,,《济南的冬天》贯穿全文的线索是“温晴”。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赞美济南是个宝地,下文描写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联系的。《济南的冬天》是现代著名作家、剧作家、小说家老舍创作的一篇散文,最初发表于1931年4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老舍在英国讲学六年之久,英国的雾气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来到被誉为“泉城”的山东省会济南后,感受非...
-
热爱祖国的阅读感想
热爱祖国的阅读感想,,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我们都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我最赞赏的,就是他的爱国。正因为詹天佑的爱国心,使他毫不犹豫的担当起了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正因为他的爱国心,使他再修筑铁路中遇到困难也不会萎缩;正因为他的爱国心,让他不断地努力。终于,经过了重重的困难,我们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终于全线竣工了,还比原计划提早了两年。詹天佑的杰出、伟大和爱国,深...
-
诗词三首导入
诗词三首导入,,《诗词三首》教案一、课程导入古老的中国是个诗国,自从《诗经》开源之后,诗歌历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发展到顶峰。唐诗宋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繁荣的象征。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三首古代诗词,进一步领略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二、检查预习1.学生同桌先交流,提出自己预习中不会的字词,相互解答。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生字词,加以整理,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全班学生朗读正音。三、学习《...
-
三亚落日联想到的四字词语
三亚落日联想到的四字词语,,三亚落日联想到的四字词语:美妙绝伦、如痴如醉、赤朱丹彤、光焰柔和、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晚霞满天。本文是写景加抒情散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作者把落日分别比作快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通过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更加体现了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课文结尾,与开头首尾呼应,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又...
-
一二位是近义词的四字词语
一二位是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唇齿相依、融汇贯通、颠沛流离、狼狈为奸、辗转反侧、蒙昧无知、惊慌失措、忐忑不安。1、唇齿相依,汉语成语,拼音是chún chǐ xiāng yī,意思是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出自《三国志·魏书·鲍勋传》。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形容国家、地区、人际之间的关系。示例时有虞、虢二国,乃是同姓比邻,唇齿相依,其地皆连晋界。——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高...
-
社戏分段赏析
社戏分段赏析,,第一段:(1-3)回乡消夏.写“我”在平桥村受到小朋友的热情接待,过着自由的生活.第二段:(4-21)坐船看戏.写“我”和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的情景.第三段:(22-30)偷吃蚕豆.写看社戏后返回平桥村途中偷吃罗汉豆的经过.第四段:(31-40)公公夸奖.写第二天偷吃罗汉豆的事被揭穿,六一公公送豆的情景和“我”对看戏、吃豆的思念.社戏原文欣赏我在倒数上去的二十年中,只看过两回中国戏,...
-
白杨礼赞是谁写的
白杨礼赞是谁写的,,白杨礼赞是茅盾写的。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社会活动家。 《白杨礼赞》是现代作家【茅盾】于1941年所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
-
诗词三首开头导入
诗词三首开头导入,,九年级上《诗词三首》教案一、课程导入古老的中国是个诗国,自从《诗经》开源之后,诗歌历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至唐宋发展到顶峰。唐诗宋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繁荣的象征。今天我和同学们一道来学习三首古代诗词,进一步领略我国古代诗歌艺术的魅力。二、检查预习1.学生同桌先交流,提出自己预习中不会的字词,相互解答。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生字词,加以整理,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全班学生朗读正音...
-
阿q正传告诉我们的道理
阿q正传告诉我们的道理,,《阿Q正传》告诉了我们不要自尊自大、自欺欺人、欺软怕硬、不要有阿Q精神。《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批判精神胜利法。“人民性”、“民族性”显然不是“国民性”,均应该有“进步”与“落后”两个方面。国民性,它不科学,按字面讲,那就是中国国民都有的性,这是不可能的。鲁迅所讲,是指“国民劣根性”,某些国民的落后性,不是指的进步思想。《阿Q正传》充分反映了赵太爷一伙就是愚民政策的代表者...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00字读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00字读后感,,读鲁迅先生的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趣。仿佛就像看到了幼年的鲁迅先生,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与昆虫为伴,采摘野花野果,与伙伴一起捕鸟,虽然总捕不到很多;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住心中的孩子气,当读书入神时,却没...
-
中国文明史读后感
中国文明史读后感,,1、正所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这个小书虫前不久刚刚阅读了《中国上下五千年》这本书。2、我国已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了,这本书追随历史发展轨迹,触摸五千年文明脉搏,讲述了我国五千年的巨大变化。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从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到封建文明极度繁荣的明清时代,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名族创造了无数的辉煌与成就,也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挫折,数不清的英雄豪杰、文人志...
-
我的长生果24个四字词语
我的长生果24个四字词语,,流光溢彩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这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上册的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他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
-
社戏8件事
社戏8件事,,1、第一件事:随母归省。2、第二件事:伙伴游玩。3、第三件事:看戏遇阻。4、第四件事:夏夜行船。5、第五件事:赵庄看戏。6、第六件事:回程吃豆。7、第七件事:深夜返家。8、第八件事:再谈吃豆。社戏的主要内容:小说中环境描写非常之美,尤其是在去赵庄看戏的路上的自然景色的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一种朦胧美.画面上月色朦胧,连山起伏,表现出一种静态美,水气的清香,连山的踊跃,表现出一种动...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7段观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7段观点,,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即实验)。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指出中国学生偏于理论,轻视实验,偏于抽象思维,不爱动手的弱点,恰恰...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生字词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生字词,,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生字词:【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推究。2、《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内容:全文先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而后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接着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然后作者指出中国学生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的事实,并以个人的经验为证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最后作者呼吁年轻学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3、《应有真正的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