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个需要细细品味,到了最后,作者感慨的不过是生命太过短暂,没有办法延续,每句话都透漏出作者深深的感情,具体一点就是这些: 第一至第二自然段,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强调宴会环境比较素淡雅致,天气也是晴空万里,微风也很舒服,足以表达了作者心情比较舒畅还有特别喜爱大自然的样子。

兰亭集序是中国晋代(公元353年),书圣王羲之在浙江绍兴兰渚山下以文会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也称《兰亭序》、《临河序》、《禊帖》、《三月三日兰亭诗序》等。公元353年4月(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7年),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集,并作序一篇,记述流觞曲水一事,并抒写由此而引发的内心感慨。这篇序文就是《兰亭集序》。并挥写了一篇《兰亭集序》。

唐太宗对他推崇备至,曾亲撰《晋书》中的《王羲之传论》,推颂为“尽善尽美”。还将临摹本分赐贵戚近臣,并以真迹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