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土考点

具象感和音乐性这首诗的每个意象都为任何人所熟悉,这种感情似乎也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它却被所谓“高贵”的人们有意忘却,被大多数亲近土地的人们在无意中忽略。一旦被诗人挖掘出来加以“类似日记的亲切与直接”(布罗茨基语)的表达,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量,具有了某种“真理”的性质。诗的语言透明、朴素,每个词都组织、安排得像是“自古以来就站在这个位置上”(阿赫马托娃语)一样。诗的节奏也是复杂多变的,前8行为抑扬格4~6音步,后6行为抑抑扬格3~4音步,虽然经过汉语的翻译不可能一一对应,但从总体上我们仍能感受到诗歌的韵律,感受到十四行诗的风格所在。

欲扬先抑这首诗在艺术上的主要特点是欲扬先抑,要表达的是对祖国土地的亲切和热爱之情,却先说对它的不珍惜、不重视,把它看得很普通、很平常,甚至是“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但”一转,表现了对它的热爱。如何选取意象,化抽象为具体文章语言需要亮色,富有文采的语言得益于对词语和句子的锤炼,得益于对艺术表达技法的恰当运用。在联想或想象的基础上,选取意象,化抽象为具体,是语言形象化的主要方法。不仅诗歌如此,其他体裁的文章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