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导入
1、导入新课
请你谈谈中国人的形象。
(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
那么欧洲人呢?
(黄头发,蓝眼睛,白皮肤。)
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运用了什么思维方式?
(比较思维)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把握其特点开始的.,但如何去把握其特点,这就需要一定的方法,比较法是运用最普遍的一种。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成功运用这一方法的文章。(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
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3、通读全文,感知内容
完成课后练习一的表格。
4、阅读、思考、回答
明确:“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
把文章划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具体怎么分?
明确:首段为引论,末段为结论,中间为本论。
明确: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中国的”更重要;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
相关内容
-
水浒传读后感500字6年级
水浒传读后感500字6年级,,《水浒传》读后感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水浒传》是一首不朽的史诗,是一首英雄的赞歌。《水浒传》这部巨著描写了108将,他们的聚集全凭一个“义”字。因为“义”兄弟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因为有了“义”才成就了水泊梁山的浩大军队。从这部鸿篇巨制中我懂得了如何对待朋友。宋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武功不高,计谋不深,也没有什么独门绝学,为什么能坐的头把交椅呢?那是因为他结交朋友全凭一个...
-
谈中国诗文体
谈中国诗文体,,《谈中国诗》主要讲解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
-
谈中国诗教案
谈中国诗教案,,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2.了解中国诗的特点。3.了解文章用比较文学的立场谈中国诗的方法。自主研学平台一、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1998年),1933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1935年赴牛津大学深造,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解放后,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53年转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
-
谈中国诗题目
谈中国诗题目,,中国诗的特征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我们的诗人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又说,“解识无声弦指妙”。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有时他不了...
-
黄山奇松的介绍100字
黄山奇松的介绍100字,,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黄山松是由黄山独特地貌、气候而形成的中国松树的一种变体。黄山松一般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地方,通常是黄山北坡在1500-1700米处,南坡在1000-1600米处。黄山松的千姿百态和黄山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黄山松的种子...
-
谈中国诗人物形象
谈中国诗人物形象,,《谈中国诗》主要讲解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
-
谈中国诗成语
谈中国诗成语,,独辟蹊径dú pì xī jìng[释义] 辟:开辟;蹊径:小路。独自开创一条新路。比喻独创新的方法或风格。[语出]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昔者婴之治阿也;筑蹊径。”[近义] 别出心裁 别出机杼 独具匠心 匠心独运 与众不同 标新立异 独树一帜[反义] 如出一辙 鹦鹉学舌 蹈常袭故 依样葫芦 步人后尘[用法] 含褒义。[结构] 动宾式。[例句] 在博览了众多的红学研究著作之后;...
-
谈中国诗好词好句
谈中国诗好词好句,,《谈中国诗》好词:精髓:在这里是比喻事物的精华。腐化:这里主要是讲思想蜕化变质和生活堕落。譬如:比如,打个比方。纯粹:意思是指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愈短愈妙:这里的意思是越短越好。轻鸢剪掠:比喻对事物作轮廓的描写。无垠:形容非常的广阔,无边无际。《谈中国诗》好句:1、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这两处比喻,作者均...
-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特点。 3、把握文章主旨,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怀疑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体会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特点,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主旨,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性,培养学...
-
海上日出教案 优秀教案
海上日出教案 优秀教案,,一、揭示课题:《海上日出》。二、启发谈话: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县,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大家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了。三、指导自学。1、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不理解的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3、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作者观察到...
-
怀疑与学问500字论证
怀疑与学问500字论证,,1、怀疑与学问作文议论文:有一句俗话叫做“知足者常乐”,自我从学完了语文书上《怀疑与学问》这一课,我就对这句话有所怀疑了。2、在学习《怀疑与学问》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惊异的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地方值得我们怀疑,同时也了解到了怀疑的重要性。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怀疑知足者是否常乐。经过很多事例的验证,才证实了我的怀疑是正确的。3、“知足者常乐”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为过,但我并不对他持...
-
做一片美的叶子观后感200字
做一片美的叶子观后感200字,,今天,我们学习了《做一片美的叶子》。这篇课文写的是大树和叶子的关系:每一棵大树都很美,每一片叶子都很美,大树把无数的叶子结为一个整体,无数的叶子在树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由此,我们想到社会就是大树,而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叶子。我们要全心全意为社会这棵大树作出贡献!假如我是一个医生,我会把所有得病的人治好,让他们合家团圆,幸福快乐每一天;假如我是一个发明家,我会发明出更多的...
-
谈中国诗内容分析
谈中国诗内容分析,,《谈中国诗》是当代著名学者、诗人、小说家、翻译家钱钟书先生,根据自己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朋友做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谈中国诗”必须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即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得出“中国诗的一般印象”;二是中国诗的基本特征,从发展来看中国诗早熟而早衰,从篇幅来看中国诗短小精巧,从表现手法来看中国诗富有暗示性,从风格来看中国诗轻灵而斯文;三是...
-
少年中国说节选200字左右
少年中国说节选200字左右,,读了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则文章,使我感触很深,收益良多,让我懂得了爱国的真谛。这篇文章指出了封建君主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希望能出现"少年中国"来振奋人民的精神和斗志,特别是文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将中国未来的发展寄托于下一...
-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破折号作用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破折号作用,,第一个作用,表示对前文的说明或注释。第二个作用,表示声音的延长,往往会出现在拟声词的后面。第三个作用,表示声音的中断或停顿。第四个作用,表示意思的转折,即破折号的引入的内容与前文发生了转换。《宝葫芦的秘密》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1906—1985)1958年创作的童话;1963年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了黑白影片;2007年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重新投拍了同名彩色...
-
少年中国说节选50字读后感
少年中国说节选50字读后感,,今日的中国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发展着,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少年的是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中国。即梁启超先生理想中的“少年中国”。作为一个“少年中国”的少年,怎样做才不至愧对这称谓呢?首先,少年要有理想,有知识。因此,我们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的习惯,孜孜不倦、勤勤恳恳,而且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这样,知识才会在我们的脑子里扎下根,成...
-
鲁迅祝福给我们的启示
鲁迅祝福给我们的启示,,鲁迅祝福给我们的启示:鲁迅祝福意在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给予了强烈的鞭挞。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更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这一现状的无动于衷而不知所措。《祝福》通过描写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
-
谈创造性思维感悟
谈创造性思维感悟,,创新的定义: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一个产品创新,就是生产一种新的产品,要采取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要开辟市场,市场开拓的创新。要采用新的生产要素,要素创新。制度管理体制、管理机制,制度的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