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三友给我们的启示

这本《岁寒三友》是他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所选的每篇都可以说是他的代表性作品。 在汪曾祺的小说中所写的大多都是一些小人物。小市民、小知识分子、小手工业者,全都是“小人”,写的也是这些小生命的一切日常生活,但往往能表现的“微言大义”。 这样的语言使得汪曾祺的小说人物栩栩如生,特立体饱满,既生动有趣,却也不脱凡俗人物的真实而有血有肉的质感。 《受戒》和《大淖记事》,是汪曾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受戒》里的小英子,天真爽朗,活泼率直,敢于勇敢大方的表露自己的感情,这样的性格特征在那样的年代里是很不多见的,读者阅读之后,不会觉得小英子的性格和那个时代有多少违和感,而是对这个女子勇气的赞赏,和对其人格之美的青睐。《大淖记事》里的女子,也是野性十足,不拘小节的。“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习俗,他们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观念和街里的穿长衣念过‘子曰’的人完全不同。”,“一个媳妇,在丈夫之外,再‘靠’一个,并不是稀奇事。这里的女人和男人好,还是恼,只有一个标准:情愿。”这些虽然和传统的礼教有所违背。但是作者创造的活灵活现的人物,着实让人不会生厌。反而表现为一种人格之美,潇洒、自由、坦荡,勇于冲出传统道德的藩篱,敢于冲破世俗伦理的种种束缚。 汪曾祺的过人之处在于,这一切最终都是以美的形式表现出来,并传递给人以美的感觉、美的享受、美的遐想。这也不禁让人想起法国作家梅里美,创作的两个影响世界的女性角色。《卡门》(嘉尔曼),《高龙巴》。汪正起的这两部小说和梅里美的相比,却也不遑多让的!

《黄油烙饼》这篇小说以20世纪60年代的"大跃进"运动为背景。写出了那个时代的饥馑和困难。萧胜小小年纪也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赞美了亲人之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汪曾祺的《异秉》《岁寒三友》《七里茶坊》《鉴赏家》《露水》等等小说中还都包含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信息。在他漫不经心的叙述中,总会时不时地穿插着给你讲一段历史文化掌故:各式的“熏烧卤味”,什么节令卖什么果,什么出嫁姑娘娘家人元宵节送灯的排场,什么大祠堂的内外结构布局,什么命运定数……乡风民俗,三教九流,八方美食,佚闻趣事,天文地理,娓娓道来,让读者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流连、陶醉。

读《七里茶坊》会让你垂涎欲滴!他从云南的肥酒、金钱片腿、牛干巴、锅贴乌鱼、过桥米线、汽锅鸡、菌子讲到内蒙的口蘑炖肥羊……从小说的主人公老乔、老刘、小王各自的人生经历讲到内蒙坝上的年景……从地方吃食谈到人生甘苦,完全是一幅关于中国文化、历史、现实的生动画卷!其中包含了作者对现实、对人性、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同时也引发读者对历史、对现实、对人性、对人类命运的终极思考。内蕴无比丰富,让人回味良久!《鉴赏家》可以说是汪曾祺描绘的一幅关于“中国画”的画卷。他通过描写画家季 民与卖水果的叶三的情谊,从正面实写了中国画“诗画一体”的艺术魅力,从侧面写了“八大山人”的画作以及中国画在日本的影响力,写得很厚重。该小说可以看作是汪曾祺对中国书画艺术及其文化精神的一次大力宣扬。《露水》也描绘了中国说唱艺术的精髓,其中罗列了很多有名的扬州小曲的曲名,如:《卖马》,《斩黄袍》,还有一些曲子好像是《鹿鼎记》里韦小宝喜欢的那些,有着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 总之,读汪曾祺的小说就是一张特别舒服润帖的享受之旅。他的文字之美,语言之美,让人读起来如饮醇酒。他的小说也句句如诗句,篇篇似美文。那里的,草木虫鱼、人间美味,民俗风情,曲词歌调,……无不吸引着读者,增长我们的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