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语言特点

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说“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这里指出了中国诗的一大特征——篇幅短小。在第四、五自然段中指出,中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里指出的是中国诗的另一特征——富于暗示性。在文章第六自然段指出,“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这说出了中国诗的又一特征——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在第七自然段作者指出中国诗还有一大特征,即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2.作者采用了比较文学的方法,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归纳出中国诗的特征。如,比较了中国诗和西洋诗的发展历程,西洋诗按史诗-戏剧诗-抒情诗的发展轨道演化,中国诗则是按抒情诗-戏剧诗的模式发展,中国没有史诗,由此得出中国诗“早熟”的特征。   

3.本文在行文布局上的主要特点是以综合为纲,以比较为目,中外相容,古今兼顾,让读者回味无穷。文章第一自然段,阐明谈论中国诗要用比较文学的方法。然后层层推进,阐述中国诗的特点。在阐述特点时,注重将中外诗歌进行对比,然后综合出中国诗的特点。文章的结尾,作者仍在对比中指出中国诗和西洋诗都是诗,共同点多于不同点,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课文整个结构圆通灵活,充满机巧,富有趣味。   

4.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为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二是点明造成这种欠缺的根本原因是“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这里的“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指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行事的思想方法。“流毒无穷的聪明”,则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倒堂而皇之地流传下去,贻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