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作者简介
《怀疑与学问》是顾颉刚创作的文章,为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课文 ,观点鲜明深刻,说理充分而透辟,所论述的问题针对性强,具有普遍性,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1920年毕业北京大学哲学系,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文章在开头借助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本文观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接着阐释提出此论点的缘由,之后又具体阐释如何以“怀疑的精神”读书和治学,总结“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的分论点,并在最后一段提出另外一个分论点“怀疑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相关内容
-
怀疑与学问内容
怀疑与学问内容,,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要知道...
-
怀疑与学问600字
怀疑与学问600字,,有一句俗话叫做“知足者常乐”,自我从学完了语文书上《怀疑与学问》这一课,我就对这句话有所怀疑了。在学习《怀疑与学问》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惊异的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地方值得我们怀疑,同时也了解到了怀疑的重要性。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怀疑知足者是否常乐。经过很多事例的验证,才证实了我的怀疑是正确的。“知足者常乐”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为过,但我并不对他持肯定的态度,因为我认为知足者并不都是常...
-
怀疑与学问作者
怀疑与学问作者,,1、作者是启凡 。2、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中作者要说明: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的观点。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学者要须疑、会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中心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4、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5、扩展资料:道理论证是通过对事理的分析论证论点的一...
-
怀疑与学问300字
怀疑与学问300字,,写作思路: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育。这样的文章有了哲理,给予读者的感受也就更加丰富了。正文容: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
-
怀疑与学问案例
怀疑与学问案例,,《怀疑与学问》教案案例【教学构想】《怀疑与学问》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说理透彻的议论文。因此,我想从议论文教学的结构人手,既注重课文的整体把握,又注重语言文字的教学,使两者得到统一,从而使传统教法与教学创新得以有机结合。【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2.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3.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
-
怀疑与学问划分层次
怀疑与学问划分层次,,《怀疑与学问》全文共6段,1、2段通过引用材料提出论点,3、4、5段从消极方面论述怀疑精神是辨伪去妄的重要步骤,第6段则从积极方 面论述怀疑精神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重要条件。一正一反,论述的层次十分清楚。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部分可...
-
怀疑与学问观点
怀疑与学问观点,,《怀疑与学问》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的观点,总的观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的观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的作用:①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己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②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
-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体会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特点。 3、把握文章主旨,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怀疑精神。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结构,理解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体会议论文语言严密性的特点,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主旨,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性,培养学...
-
怀疑与学问500字论证
怀疑与学问500字论证,,1、怀疑与学问作文议论文:有一句俗话叫做“知足者常乐”,自我从学完了语文书上《怀疑与学问》这一课,我就对这句话有所怀疑了。2、在学习《怀疑与学问》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惊异的发现,原来有那么多的地方值得我们怀疑,同时也了解到了怀疑的重要性。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怀疑知足者是否常乐。经过很多事例的验证,才证实了我的怀疑是正确的。3、“知足者常乐”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为过,但我并不对他持...
-
背影佝偻的意思
背影佝偻的意思,,意思是人体的背面形象,呈现背部弯曲的样子。《背影》是现代作家朱自清(1898-1948)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散文叙述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到北京大学,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照料他上车,并替他买橘子的情形。在作者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
-
谈创造性思维作者简介
谈创造性思维作者简介,,罗迦‧费·因格(1948~ ) 罗迦‧费·因格是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与《...
-
丰碑故事演讲稿
丰碑故事演讲稿,,历史的尘埃掩盖不住世纪的风雨,时空的变幻阻隔不了精神的传诵。铁人王进喜,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让石油人引以自豪的名字,一个让不同肤色和信仰的人赞叹的典范。大庆铁人精神激励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激励着一代代石油人,也激励着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昔日的荒凉,曾经的开拓者,以求实的态度,奋进的精神,踏踏实实勇往直前,“天当被,地当床”,“有条件的要上,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上”...
-
邓稼先小标题的作用
邓稼先小标题的作用,,1.使用小标题,便于将众多的材料分门别类的组织,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来展示材料、表达主题,使行文条理清楚。2.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3.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了解写作意图;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邓稼先,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为中国的核研究事业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而他...
-
锦瑟的作者简介
锦瑟的作者简介,,《锦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诗题“锦瑟”,不过是按古诗的惯例以篇首二字为题,实是借瑟以隐题的无题诗。此诗是李商隐最难索解的作品之一,诗家素有“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慨叹。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把听觉的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以片段意象的组合,...
-
怀疑与学问3-5段的分析
怀疑与学问3-5段的分析,,怀疑与学问是一篇议论文,3到5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道理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怀疑与学问的一个分论点就是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辩妄去伪的过程。第一部分:(第1~2段)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第二部分:(第3~5段)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第三部分:(第6段)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
怀疑与学问学情分析
怀疑与学问学情分析,,新的课标实施后,强调学生在成长中阅读,《怀疑与学问》提出了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必要条件,指明了敏于生疑、勇于质疑是创造的关键;列举了大量的事例,阐述了求异、发散、逆向等是创造的基本思维方法。本单元如此丰富的内涵,若学生仅支离破碎的了解,而没有系统的消化、把握再形成自己的认识,那么本单元创造主题就不可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学生...
-
怀疑与学问论据有哪些
怀疑与学问论据有哪些,,“(事实论据比较容易理解,道理论据却往往由于它与论证过程联系得十分紧密而不容易辨认。因此,在分析道理论据时,我们要判断这个道理是否正确、合适,要将道理与有关事实联系起来,分析它们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例如文中说: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这既是论证的过程,又是道理论据。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先要会疑和文中所举戴震的事例,就会觉得作...
-
剪枝的学问阅读答案三年级
剪枝的学问阅读答案三年级,,“春天到了,桃花开了,王大伯的桃园红云片片。浓郁的花香引来了无数的蜜蜂,它们欢天喜地地在花间飞舞。我和小伙伴们在桃园里奔跑着,嬉戏着。看着满树的桃花,我盼望着这朵朵桃花能早日变成又大又甜的桃子。”问:赏析该文段,并结合课文谈及自己的感受。答案:“花间飞舞”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蜜蜂的自由自在和桃园的美好风光。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有舍才有得,“减少是为了增加”。我和文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