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读后感
1、今夜再读钱钟书先生的《谈中国诗》一文,不由再次感受到钟老的博学与智慧。
2、西洋读者认为中国诗的特征是富于暗示,而钟老说他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并引用南宋诗人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评论盛唐诗歌的话“言有尽而意无穷”来佐证。又把欧阳修引用同时代诗人梅尧臣的话:“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也引了出来,再举例柳宗元在《晨诣超师院读禅经》中已有“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的心得诗句,借此来阐述中国诗“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意境悠远。
3、又谈,中国诗采用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的方式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吞言咽理的美妙诗句。李白用《怨情》一诗表达:“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引得人遥思惆怅。南宋诗人鲍照说“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让人陡生伤感。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诗》中写道:“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叹世事变幻无常。刘希夷在《代悲白头翁》中写出“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的黯淡情怀,而赵嘏也在《江楼感旧》中留下“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的怆然伤感,这些诗句都耐人玩味,静默幽美。
相关内容
-
北大荒的秋天中心句
北大荒的秋天中心句,,《北大荒的秋天》中心句是“北大荒的秋天真的美不胜收,天上的云,有的像奔腾的骏马,有的像恬静的绵羊。”《北大荒的秋天》这篇课文以极其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北大荒原来是中国黑龙江省北部在三江平原、黑龙江沿河平原及嫩江流域广大荒芜地区。五十年代进行了大规模开垦、经营农场,使得北大荒变成了如今的北大仓,北大荒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的美称。北大荒...
-
谈中国诗内容分层
谈中国诗内容分层,,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谈中国诗要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就是说,谈起中国诗,眼中要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因为只读中国诗的人,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没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就“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按照...
-
谈中国诗学案
谈中国诗学案,,一、导入 :播放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主题曲《飞的理由》,并展示徐志摩的图像。伴着这熟悉的乐曲又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时代,他曾经悄悄地来了,又轻悄悄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传世之作《再别康桥》。今天,就让这乐声伴随我们,走进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二、解题:放映有关康桥的录像或幻灯片,教师或学生(事先布置给学生检索有关资料)结合画面解说徐志摩与康桥的关系...
-
谈中国诗分段
谈中国诗分段,,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作者认为,谈中国诗要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就是说,谈起中国诗,眼中要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因为只读中国诗的人,没法“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没有居高临远的观点,就“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只有采用比较文学的立场,居高临下地对中外诗进行比较,才能对中国诗作出正确的评价,得出合理的结论.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按照一般...
-
谈中国诗好句
谈中国诗好句,,1、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这两处比喻,作者均用了暗语的手法,喻体选择了自然现象“闪电”和借用西方的短语“轻鸾剪掠”,既轻巧自在,带人人遐想,又拉近了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听众立刻就明白中国诗篇幅短小而又有力度的特点,仿佛一眨眼就过去,非常形象。第二处是和西洋诗比较来说的,仅仅谈中国的长诗也只是轻鸢剪掠给人的感觉...
-
谈中国诗启示
谈中国诗启示,,中国诗并没有特特别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每逢这类人讲到中国文艺或思想的特色等等,我们不可轻信,好比我们不...
-
谈中国诗提问
谈中国诗提问,,《谈中国诗》提问:1、准确筛选《谈中国诗》段落中的信息,用恰当的语言概括中国诗的特征。 答案:第一,中国诗讲求抒情性并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 第四,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2、本文行文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答案:如谈中国诗的篇幅,则以爱伦•坡的话立论。不仅指出了中国涛...
-
谈中国诗赏析
谈中国诗赏析,,《谈中国诗》主要讲解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本文主要讲解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
-
怀疑与学问问题
怀疑与学问问题,,《怀疑与学问》问题:1.文章开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本题运用引用论证作用分析法。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作者在开头引用这两句名言,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证据,这使得论点的说服力增强。2.就全文来看,第③自然段有什么作用?本段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如何对待传说”做铺垫。3.为什么对于传说的话,要“经过一番思考”?既然学问的基础是...
-
谈中国诗公开课
谈中国诗公开课,,1、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说“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这里指出了中国诗的一大特征——篇幅短小。在第四、五自然段中指出,中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这里指出的是中国诗的另一特征——富于暗示性。在文章第六自然段指出,“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这说出了中国诗的又一特征——笔力轻淡,词气安和。在第七自然段作...
-
谈中国诗的比喻句赏析
谈中国诗的比喻句赏析,,1、这是一篇理论性很强的演讲辞,多姿多彩.这一特点的构成是由钱钟书的比喻得来的。2、比如为了说明评论家对于评论的对象要严肃认真,作者写到“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只“文学良心和鉴别力”“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就足以把作者的认为的重要性展现出来了。3.、为了说明中国诗的发展规律,作者用中国画的发展作了相应的类喻.“譬如中国绘...
-
谈中国诗观点
谈中国诗观点,,《谈中国诗》的观点:1、“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理由:(1)类比论证:绘画、逻辑。〔补充:中国画分工笔和写意两大派,这里指写意画。(2)举例论证: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3)比喻论证:“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2、“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蕴”“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到‘无垠’”。理由:一是“中国诗人只...
-
包身工是什么意思
包身工是什么意思,,中国的包身工制度是近代西方资本家引进到中国的。包身工是旧中国工厂中实行的一种定期卖身的雇佣制度。 首先实行于日商在华的纱厂。 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残酷的奴役制度。 包身工一般多为农村来的女童工。 由包工头迫使他们的父母或保人接受极少的包身费,订立包身契约。 包身期间,包身工没有人身自由,一切听命于包工头,不准回家,不准到其他厂家劳动,全部工资归包工头所有。 包工头仅提供...
-
谈中国诗中心思想
谈中国诗中心思想,,《谈中国诗》主要讲解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一字中书,著名学者、作家。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
-
谈中国诗原文
谈中国诗原文,,中国诗的一般印象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个独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作概论就是傻瓜。”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
-
谈中国诗作者
谈中国诗作者,,作者:钱钟书。《谈中国诗》主要讲解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钱钟书(1910年-1998年),1910年11月21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192...
-
谈中国诗背景
谈中国诗背景,,背景:《谈中国诗》出自钱钟书作品《钱钟书散文》,是根据钱钟书自己的一篇讲稿节译而成,原稿为英文,是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谈中国诗》主要讲解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梗概:《谈中国诗》出自钱钟书作品《钱钟书...
-
谈中国诗主旨
谈中国诗主旨,,《谈中国诗》主要讲解了中国诗与西方诗在形式方面的不同,以及对待中国诗歌以及中国诗歌研究的正确态度。既批评中国人由于某些幻觉而对本土文化的妄自尊大,又毫不留情地横扫了西方人由于无知而以欧美文化为中心的偏见。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一字中书,著名学者、作家。江苏无锡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获B.Litt.(Oxon)学位,后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