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你要自信读后感1500字

目前世界是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无论对的还是错的思想都一样强势。演讲者的目的都是希望大家能更加客观地看待中国、评价中国,不是一味的批评或者赞扬。中国人,你要自信,不要被西方的那些不怀好意的忽悠了。

看了复旦大学的张维为教授的演讲短片《中国人,你要自信》 ,内心被激起的各种感受一言难尽。

在短片中张维为教授演绎了自身由一个工人到翻译者再变成教授的一些感受, 通过自己多年来行走100多个国家和最底层高层的人接触以及他与福山先生之间就国家政治制度改革问题的辩论, 将中国和美国进行对比来说明美国政治制度改革的迫切性绝对不亚于中国。

他讲到自己对西方的一些了解, 他们的长处和短处都是客观存在的, 发现中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就, 但是在媒体界等等中表现出不自信。 又通过留学生进入美国第二世界, 实际收入和退休生活有没有信心来看, 提出我们应该要平视西方和美国, 不该仰视也不该俯视。

最后又以中国脱贫人数占世界 80%和经济总量 GDP 超过美国,根据家庭净资产和 人均预期寿命两个指标和对国家领导人的选拔方式的不同来比较中美两国, 突出了他此次演 讲的主题“中国不害怕国际竞争,中国人应该要自信。 ”个人自信与民族自信的关系是个人与民族,个体与国家自信的关系,民族自信包含个人自信,个人自信是民族自信的提现。我们只有每个人更自信才能让国家有自信。国家强盛有自信资本才让我们每个人自信。

作为一名中学生,在国际交流中我们应该始终维护国家的尊严与利益,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时首先要选择国家利益。不能一味屈服,我们要始终站在国家的角度去实现大国外交。有国才有我。朋友,当你聆听孩子歌唱《世上只有妈妈好》时,你可能感觉到母亲对孩子的重要;当你欣赏潘美辰的《我想有个家》时,你可能体会到家庭在你心目中的位置。可是朋友,当你听到殷秀梅的《祖国啊,我永远热爱您》的时候你可曾掂量过祖国在你心中的分量?又可曾想过如何去热爱祖国,建设祖国?

孩子热爱母亲,是因为母亲给了他伟大的母爱;我们热爱家庭,是因为家庭给了我们暴风雨后的宁静。我们要热爱祖国,则是因为祖国给了我们更为珍贵的东西--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的安栖之所;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做人的尊严;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孩子的活泼和家庭的安宁--没有祖国,就没有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正因为祖国与个人是这样息息相关,所以,苏武可以忍辱负重,牧羊风雪;霍去病可以为将报国,有家不还;谭嗣同可以去留肝胆,笑傲刀丛;孙中山也可以百折不回,上下求索……循着历史的源头,走到今天,我们不难发现,一部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爱国史!

应该说,作为现在的中国人,我们生活得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中国人都要幸福、自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那么多的现代中国人却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们都耻于谈到爱国家。他们认为爱国是一件极不合时宜的事。谁要谈到国家,谁就会遭到冷落;谁要谈到爱国,谁就会招来嘲弄。挖国家墙脚,当国家硕鼠,才是潇洒和时髦。前不久,有人还对我说:"学校搞什么爱国主义?人家外国就不兴爱国。"

外国就不兴爱国吗? 让我们来看看曾被我们骂成罪恶之源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们是怎样爱国的吧。一次,一个美国妇女在日本海滨旅游时,小女儿不小心划破了嘴巴,引起了病毒感染,需要急救。然而那是一个偏僻的小镇,到东京大医院还得坐七个小时的火车。正当母亲为赶不上火车救不了女儿而心急如焚时,四个正要出海的日本渔民主动上来,将母女俩及时送到火车站。当这个美国人要付钱时,四个日本人却谦恭而热情地说:"你们是我们国家的客人,我们应该做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欢迎你们再来日本!"  

讲到这儿,你也许会大吃一惊:"老外也爱国?"是的,他们也爱国,而且爱得不比我们逊色。

他们以损害国家为耻,以报效祖国为荣。在那里,人们是在追求金钱,然而,当要他们在金钱与祖国之间选择时,他们毫不犹豫地抛弃金钱,选择祖国。在人生的岔路口,或许不自信的人永远也做不出正确选择;而那些相信自己,对自己充满期望的人总会找出自己的出路。向着成功奋进,最后自然是胜利者!

罗森塔尔曾经的实验告诉我们:成功不仅在于汗水,还在于我们的自信!爱因斯坦的话提示了,自信能引领我们走向辉煌的道理。爱默生的话则启示我们,当你自信时,“困难”会对你束手无策。

我要做一个自信的孩子,相信有了它的陪伴,在漫长的学习路上,我会取得更多的成功,获得更多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