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300字概括

《别了,不列颠尼亚》概括:

这篇通讯的导语部分有三个重点:

一个是点题,点明了英国国旗降落后,查尔斯王子和港督彭定康将乘坐“不列尼亚”号回国。“不列颠尼亚”号将最后完成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撤离的使命。这样就赋予了“不列颠尼亚”号以象征意义。

二是揭示全文主旨,在港飘扬了156年的英国米字旗即将下降,香港即将回归。

三是导语结束在时间上,为通讯主体部分的时序顺序奠定基础。

写作背景:

香港回归的背景:英国人的到来,使得香港卷入世界性事端。19世纪初期英国对中国的茶叶、生丝等商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晚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基本上不进口英国的商品,且中国当时的经济基础是自足自给的封建经济,对外进口的需求很低,而在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对原料的要求多,加上东方的精美廉价的物品,使其对中国的进口增加,于是在中英正常的贸易交往中中国处于贸易顺差,而英国贸易逆差大。直到19世纪30年代初,出超额每年仍在200-300万两白银以上。英国资产阶级跟中国做买卖,目的是要赢利赚钱的,这种贸易格局当然是他们不能容忍的,要想办法改变扭转局势。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英国的不利地位, 英商来华进行鸦片贸易,赚取大笔财富,换取中国的白银、丝绸、茶叶和香料。林则徐担心老百姓受到鸦片烟毒影响,决定向清政府提议,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商方面,渴望在港口加强地位,不受满清朝廷控制,因此导致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中国战败后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