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反思简短

  结合自己当初的教学目标设置以及昨天上课的效果,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反思成功之举

基于教学目标设置得简洁、明晰,教学活动设计得直接明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项教学活动基本上都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首先是进一步熟悉文言文,借助注释,通过小组讨论疏通文意。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一人一句,没被分配到任务的同学则是负责帮全组查漏补缺,经一番过自学和小组交流后,每位同学都能开口说一说自己的翻译结果。我在同学们讨论的时候有留心观察到,几乎每位同学都是自己进行口头翻译的,极少数人虽然仍有依赖参考书的行为,但是在我提醒后都能将参考书收起来,自己想办法翻译课文。小组成员之间也会相互提醒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补充组员翻译中的不足之处。这种一人一句的翻译方法,非常适用于本文这类短小、易懂的文言文,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是找出谣言愈传愈广、愈传愈夸张的原因,找到避免道听途说的办法。这个教学目标在我的引导之下,由学生找到的。成功的是我的引导,但预设的教学活动没能起到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具体原因见下面“反思遗憾之处”的分析)。我的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在于活灵活现的语言感染力,能用丰沛的感情重现课文中的场景,营造氛围,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这种将文本转化为语言的做法,好的是能帮助学生深度挖掘文本背后的含义,不好的是这种经过我“加工”后的文本带有明显的我的个人主观感情,有时候会影响学生判断。当然,就本课而言,这种做法是可取的,但是在其他课文中,这种教法得慎用。

还有一些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学生朗读一字一拖,我用“咱们是中学生,要有中学生的样子,说话要干脆、利落,希望大家在接下来的朗读活动中表现得像一个中学生”巧妙的将这场尴尬化解;面对学生积极举手但站起来却突然卡壳的状态,我安慰他“灵感是稍纵即逝的,看来你没抓稳,下次咱们把它抓稳了再举手”;班上有一位从未举手的同学被同桌女生嘲笑(课前了解到的),我与他定下约定,今天的课怎么着都得举一次手,答一次问题,让他们刮目相看,于是在课堂上我格外留心这位同学的一举一动,发现他有举手的意动就立即将他点起来,并在之后大力表扬了他,下课后他跟我说举手其实没那么可怕,以后会多多举手,这让我很欣慰,也很有成就感。

二、反思遗憾之处

本次教学活动学生非常配合,教学目标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是由于设计时考虑不周,故而出现了许多遗憾之处:

一是学习目标的展示和朗读,这个环节设计得没有实际意义,仅仅只是走个过场,与下文的学习活动并无关联,显得很多余、累赘;应该删去。

二是《吕氏春秋》的介绍太随意,重点设置出错。学生并不需要了解《吕氏春秋》有几卷、几章,而是应该对本文出处《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中“慎行论”“察传”稍作解释,为学生以后学习相关作品做铺垫。

三是【合作探究】环节第一个内容,原计划是让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述本则寓言故事,但是在任务下达时没表述清楚,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未经过揣摩人物心理、人物神态、人物动作的前提下选择了表演本故事,结果是预料之中的令人失望,并未能达到“让其他同学通过表演同学的表演找出谣言传出并愈传愈广的原因”这一预设目的,虽然后来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也将相关问题的答案给了出来,但是这并不能掩饰第一个环节设计的失败。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应该严格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活动,因为在设计之初考虑得更为全面,课堂上灵光一现的举动多半是没有经过考虑的,后果不可预料,对于资历尚浅的新老师而言,失去对课堂的掌握,无疑是一场灾难。

四是语速过快,很多话是脱口而出的,并未经过深思熟虑,因此出现了一些语言方面的瑕疵。例如,在引导学生想象谣言是如何传播的那一部分,误将“国君”说为“皇帝”,而春秋战国时期是没有“皇帝”的,在我的错误引导之下,学生们也都犯了同样的常识性错误。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控制好语速,说话做事多思多想。

三、反思学生见解

【当堂训练】环节设计的内容本意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解决办法,升华本则寓言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但是同学们在看完相关的视频后,虽有很多感触,却不知如何来说。这点是作为教师的我引导不够,提问还是太广泛,让学生无从下手。同时我也忽略了,作为七年级的学生,同学们的生活阅历其实很少,关于流言,他们接触的并不多,很多时候,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就是流言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我应该先充分引导学生了解到什么是流言,哪些行为就是在造谣传谣,再来提问,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需要更加谨慎,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同时在教学设计中应该更多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活动设置,争取让每个环节都能达到预设效果。